a

a

2012年4月19日 星期四

從立象衍情淺析林振強之〈細水長流〉


呂美芬




    林振強 (1947-2003),香港著名填詞人兼專欄作家、漫畫家、廣告創作人及創作總監等,在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間活躍於香港填詞界,一生留下仟多首作品。


    香港流行詞壇,由70年代許冠傑的復興,到80年代開始,不同的填詞者獨立邁入擁有各自生命與色彩的胡同中,以不同類型、不同詞風、不同題材、不同手法,衝擊著時代的歌迷。


  林振強,填詞界之表表者。歌詞在他的手中,透過故事,穿越百變想像,潛藏於奇巧的設喻之中,變身成為具有時代感和娛樂性。他為流行詞壇開創了迥異的寫詞法,亦改變了歌詞一貫的運作模式,為日後的詞人開闢出一個更大的創作空間。

  在林振強的歌詞中,他擅長運用象徵意喻的手法,來正寫事物,實則側寫感情,例如以四季的交替帶出時光流逝,以季節停留來借喻回憶的不願消退,利用各種天然意象,作為感情的襯托或喻依,使情詞顯而不露,卻更彰顯婉轉中的情意。

  歌詞的主要功能,在於表情達意,直抒胸臆。歌詞的表現方式是有講究的,歌詞的情感常寄託於有形的語象中。任何一種形象在一定的語境中都能同時呈現意義和情感兩種狀態。

  中國詩歌所謂的意象,包含主觀情感的客觀具象,旨歸主要在於立。西方意象主義主要代表人物艾茲拉‧龐德(1885-1972)的所謂意象,重在開發感覺。他認為「只有意象的瞬間出現才給人以突然解放的感覺;才給人以擺脫時間局限與空間局限的感覺;才給人以突然壯大的感覺。

  詩歌意象比歌詞複雜,詩歌意象分類,成了詩歌理論重要部分之一。威爾斯(H. W. Wells),在他的〈詩歌意象〉中將意象分為七種,例如強合意象、裝飾性意象、繁富意象、精緻意象、潛沉性意象、基本意象、擴張意象。潛沉性意象、基本意象及擴張意象,對詩的藝術而言,其意義更顯重要。

   歌詞有別於詩歌,歌詞較偏重於一個能激發心緒的「情象」。它不停留在表意上,也不停留在語言文字上,它必須激發心緒,產生強烈的情感。歌詞有通俗、精煉、準確、形象及生動的特點,因此決定了它更傾向於視覺性的意象,在短暫的時間裹,快速調動情緒,而不作沉潛性的思考。L.A.瑞恰茲在《文學批評原理》中說:「使意象具有功用的……是它作為一個心理事件與感覺奇特結合的特徵。」對填詞者而言,尋找一個具有將「心理事件與感覺奇特結合的特徵」的情象,才能觴動聽眾的神經,喚起聽眾的情感。

   林振强作詞的〈細水長流〉:

不管為何,沿途如何,它都長流,
鐵和石也可割破,這是過山的河水,
它奔前流流流,不管蹉跎,
為流入滔滔大海,方會安心而存在。

不管為何,沿途如何,它都長流,
我懷內那些愛,也像這一江河水,
永為你也永向你一生奔流
現時昨天將來,都也因你而存在。

若你雙眼是深海,你已經浸沒我,
誰令我現能去愛,你已否知到麼?
我感激我們遇見,在今生像河與海,
你那臂彎融會結合我,盛我在內。

若有天要被分開,我遠山也踏破 
尋辦法又流向你,你會否等我麼?
你可知每凝望你,便彷彿像河看海,
你那暗湧如在叫喚我,喚我入內,怎可不奔向你?

天空晴朗,雷霆來時,它都長流,
我懷內那些愛,也像這一江河水,
永為你也永向你作一生奔馳,
現時昨天將來,都也因你而存在。

   此首歌原收錄於蔡齡齡1990年出版的《The Simple Life》,相隔不久,被趙學而、黎瑞恩及梁漢文等歌手重唱,是最多香港歌手翻唱的作品之一。全首歌詞,不僅具有簡單易明等歌詞之特點,而且也有深刻的視覺性意象。

筆者自攝

  歌詞巧妙地重構「」這種最易激發聽眾情感的「情象」。「細水長流」出於成語,《遺教經》曰:「汝等常勤精進,譬如小水常流,則能穿石。」象徵力量雖小而堅持不懈,必能成功。「細水長流」是自然界中較易起興染情的現象,加上成語故事,更加容易疊加於聽眾的想像中。歌詞的動人之處,便是詞人充分地調動聽眾對這個「情象」的心理反應。

  一般流行歌詞寫離情,著重如何難捨難分,「細水長流」則以立象衍情。詞人成功之處在於能夠掌握意象的特色,以「細水長流」的意象貫串全詞,使詞中情感真的如「細水長流」一樣,淡淡中見情深。林振強的「長流細水」又成功的將中心意象與意境結合一體,水既是磚石也是建築,全詞巧妙之處,便是情景交融。林振強以「這是過山的河水」的景物開始,而「鐵和石也可割破」正是水的特點,「不管蹉跎」「安心而存在則開始將情感注入細水,到「我懷內那些愛,也像這一江河水」更是明確從景入情。接下去林振強開從不同角度發掘水的特性,從時間「現時昨天將來」,到空間「若有天要被分開,我遠山也踏破」,再到不同天氣「天空晴朗,雷霆來時」的變化作為背景來襯托,融合水多變的特性,抒發愛情就像細水一樣,不管環境如何發生改變,細水依舊長流,達到了情景相融、心物同構的效果。「為流入滔滔大海,方會安心而存在」此句既是客觀景物,也是主觀情感。

   清(1636-1912)王夫之(1619-1692)對藝術創作中情與景的關係,曾有精闢的論述,他認為二者「雖有在心、在物之分」,但在任何真正美的藝術的創造中,景生情,情生景,二者又是相輔相成、不可割裂的。精於詩歌藝術者,就在於善於使二者達到妙合無垠、渾然一體的地步。真正美的藝術創作,應該是「含情而能達,會景而生心,體物而得神」。從西方文學批評原理之角度,從傳統中國詩詞美學之特點,再從流行歌詞本質出發,林振強的「細水長流」,樣樣兼備,因此,「細水長流」毫無懷疑,是香港流行歌詞的經典之一。  


參考書籍:

ZHU
朱耀偉:《香港流行歌詞研究》,香港:香港浸會大學香港流行歌詞研究計劃,1997。
WONG
黃志華等:《香港歌詞導賞》,香港:匯智出版有限公司,2009。
XU
陸正蘭:《歌詞學》,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7。
WELLEK, RENE
〔美〕雷‧韋勒克 奧‧沃倫著,劉象愚等譯:《文學理論》,北京:三聯書店,1994。

參考網頁:

Moijm.com魔鏡歌詞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