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2012年4月20日 星期五

論黃霑詞中的意理——以《明星》、《家變》為例

     作者:黃晨勇


當人們看了1981年3月10日刊登於《新晚報》,標題為《沒有藝術,只有現實,作詞人論粵語流行曲——記亞洲作曲家大會節目之一》的文章後,一定會認為黃霑對於粵語流行曲詞的寫作態度是很務實的、功利的。因為黃霑在這次節目中,曾說了這樣的說話:「流行曲,是一種商品,要人買的,不是送人的。是俗文化,是娛樂品。聽者旨在娛樂、消閑,與欣賞藝術歌曲完全是兩樣心情。寫詞人寫歌詞,主要是為錢而寫,若以道德家的眼光去批評流行曲,流行曲是會死掉的。流行曲的對象,主要是年輕人。近年,由於電視媒介的發達,流行曲的聽眾又增多一批電視劇觀眾,流行曲所以那麼多的愛愛恨恨,因為對象是年輕人,年輕人只是那麼的相信愛,年長的,會相信錢多於相信愛。」然而儘管如此,創作人畢竟是創作人,務實的黃霑,骨子裡卻仍有一個理想:希望寫出雅俗共賞、深入淺出的歌詞作品。他於1983年出版的《黃霑雜談》裡,就曾提出這樣的想法:「真正有價值的創作,真正偉大的作品,必然雅俗共賞。因為雅俗共賞,必是內容豐富,層次豐富,才會滿足不同的需要。文人雅士,固是欣賞得陶然若醉,販夫走卒,也津津有味,而要雅俗共賞,必須深入淺出。深入淺出,才能提供不同層面,讓不同人去接觸。」他認為「深入淺出」是最理想的做法,但若不能做到,「淺入淺出」也不礙事。深奧文字,一律要避。

       由於黃霑對平實淺白有所追求,而且曲詞間每每含有一定意理,所以林夕當時曾稱讚黃霑的詞作,認為黃霑的詞作平實而不平庸。然而,我們應該如何理解黃霑詞作中的平實而不平庸?如何明白詞作中的含意?現本人將以《明星》、《家變》為例,希望可以解答上述問題。

       首先,先論《明星》。《明星》一曲原名《當你見到天上星星》,是佳藝電視1976年劇集《明星》的主題曲,由張瑪莉主唱、黃霑作曲及填詞。雖然張瑪莉為原唱,但是卻比不上後來的重唱者如陳麗斯、葉德嫻、張國榮等。他們不論是演唱方式,還是對歌詞的理解均比張瑪莉優勝。由於他們演唱得好、演唱得出色,所以《明星》自陳麗斯重唱開始,便受到大家的歡迎、為更多人所知道。

       在《明星》一詞裡,我們可以清楚看見黃霑用詞之淺白。詞中一字一句都為人們所認識,絕無艱辛字句。因此,當我們要演唱此歌時,很少會因不懂某字某詞,而被迫停止下來,查找該字的意思和讀音。雖然黃霑有用詞淺白的風格,但這不代表他歌詞背後的意理一定淺薄。相反在他的詞作中,往往帶有令人深思的味道。如《明星》裡的「星星」則可被理解為人的眼睛,理解為愛人、親人或朋友的眼睛。由於「星星」一直高掛在天空,雖然白天的時候我們看不見,或晚上的時候我們很少抬頭看星,但它一直在我們身邊,照耀著地下的每一個。然而,我們又何曾細心留意過?就算留意了,我們又能否認出照耀著我們的那顆「星星」?這種情況好比看不見的空氣,它同樣一直圍繞在我們身邊,提供我們生命的所需,但是我們可有看清它的模樣,可有時常意識到它的存在?世間萬事萬物都有其價值、都有其意義,但是當那事物多了、普遍了、平常了的時候,那事物便開始消失在我們的眼前,深深地埋在腦袋的深處,等待它的有天失去,等待它的有天發現,發現它的曾經擁有而現在失去。《明星》這詞雖然淺白,但意理卻來得很深。它表達了往事之不可追,勸喻珍惜身邊人,否則的話只會剩下歌詞中的那句「淒然嘆喟」。

       至於無線電視劇《家變》的同名主題曲——《家變》,同樣具有言簡意深的特點。它可算與《明星》互相呼應,因為《家變》詞中的意理:「世事常變」,感慨世事的變幻莫測,正正附和著《明星》的珍惜身邊人。由於世間事物每天都在不停地變動,身邊的那位不可能永永遠遠地陪伴在側,所以人們應如《明星》一詞裡的意理——珍惜身邊人。

       《家變》,它的詞意或許比《明星》稍為深一點點,但是它的詞句同樣偏向淺顯,沒有一些難明的字詞。另外,某些抽象意念,如:「知否世事常變,變幻原是永恒」一句,黃霑則用了「月缺後月重圓,缺後月重圓」來具體地作出闡釋,令一些原本難明的意理,頓時變得淺白清楚,這可謂是達到深入淺出的效果。再者,黃霑亦活用了詞與詞之間的配搭,令簡單的詞組可以表達出詞人的心意,如《家變》一詞中的「永恒」本不應以「擁抱」作為動詞,但詞人為了表達「變幻」可以不再「變幻」,可以變成「永恒」的道理,所以把「永恒」配以「擁抱」這個動詞,把「永恒」立體化,將「永恒」變成可以擁抱的實物。不過,我們有點要注意的是,詞人所謂的「永恒」,並不是什麼也不變,而是指「不變的變化規律」,如日出日落那樣,當中含有變的成份,但這種變化的規律是不變的。這好像要告訴人們因緣天定,萬物的變化皆有其因由、皆有其規律,做人的只要時常抱有平常心,珍惜身邊的所有事物,那麼便會安心快樂,沒有苦惱。如李焯芬教授 (香港大學副校長)所言:「平常心看無常」。

       總括而言,黃霑雖曾說過:「流行曲,是一種商品」,但這不代表他放棄了創作人的理想:希望寫出雅俗共賞、深入淺出的歌詞作品。黃霑一生傳奇,創作了不少大家耳熟能詳的作品,其作品雖以平凡入題,但背後的意理甚深,當你細心品味,定能悟出箇中真意。因此,假若你有機會再次傾聽黃霑的作品,不妨細心留意當中的意理,從中你或許會有所得著。










參考資料及文獻目錄:

1.          黃霑,《黃霑雜談》,香港:博益出版集團有限公司,1983。
2.          黄志華,《香港歌詞八十談》,香港:匯智出版有限公司,2011。
3.          黃志華,《香港詞人詞話》,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2003。
4.          黃志華、朱耀偉,《香港歌詞導賞》,香港:匯智出版有限公司,2009。
5.          黃志華、朱耀偉、梁偉詩,《詞家有道:香港16詞人訪談錄》,香港:匯智出版有限公司,2010。
6.          馮應謙,《歌潮‧汐韻:香港粵語流行曲的發展》,香港:次文化有限公司,2009。

參考網頁:
1.          In memory of Dr James Wong:http://web.hku.hk/~daaobeta/index.html
2.          魔鏡歌詞網:http://mojim.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