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2012年5月28日 星期一

黃志華「詞說詞話」〈學院派研究粵語歌詞〉(轉載)

資深粵語歌曲評論人黃志華先生,早前於專欄「詞說詞話」撰下〈學院派研究粵語歌詞〉一文,當中講述香港粵語歌曲歌詞的研究概況,以及對「香港歌詞研究小姐」有所點評。誠蒙黃先生的厚愛,在文章提及本小組。對於其表揚,我們虛心稱謝,對於其指教,我們應當虛心學習。特將黃先生的文章轉載至此,讓對粵語歌詞研究有興趣者閱覽。在此,再次感謝黃志華先生。







信報財經新聞 
C04 | 影音地帶 | 詞說詞話 | By 黃志華 2012-05-28

學院派研究粵語歌詞

近日在網上搜尋時,發現有一個名為「香港歌詞研究小組」的部落格,這裏稱「部落格」而不稱「博客」,只因它正是一個「部落」共用的網誌。這網誌上顯眼處有如此說明:「香港歌詞研究小組為香港公開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課程開設的研究小組。我們是一群中文系的師生,希望通過研究粵語歌詞,可以幫助..」香港粵語歌詞的學院派研究者,人數向來寥寥,屈指可數。而今見到「香港歌詞研究小組」網誌,從今年3 月設立起到今天,所發表的研究粵語歌詞文章已達二百五十篇,數量極可觀。感覺上這方面的研究忽然人強馬壯。當然也會讓某些人更加感慨:你看,你看,這還不是「詞大於曲」!

普及音樂教育的虛幻

是的,筆者也有類似感慨。既已有「香港歌詞研究小組」,何時會有「香港流行曲調研究小組」呢?正如日前有位學院界朋友跟我說:「顧嘉煇的旋律創作應該要有人好好梳理研究。」但我相信,粵語歌詞開始多獲學院派的中文系師生垂注,當中肯定是排除了不少障礙。而這些障礙,是同樣阻塞着學院派人士走向香港流行曲調研究之路。

君不見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的時候,黃霑口口聲聲斥喝學府中人研究流行歌詞是不務正業!接近三十個年頭過去,情況才改變過來。至於香港流行曲調的研究,學院派中人應該仍停留在視之為「不務正業」的狀態。到何年,學府內的音樂系師生能解放思想,着手研究顧嘉煇、許冠傑、黎小田、周啟生、林敏怡、關聖佑等人的旋律創作呢?或者我們還可對照一下出版業的情況:而今坊間談粵語歌詞的書日多,但是談粵語歌的旋律的書有嗎?除了可能因為能讀得懂談旋律的書的讀者並不多之外,肯定也因為沒有誰願意寫。如果說我們的普及音樂教育已有長足的進步,則上述現象無異是揭穿了其中的虛幻,完全只是自我欺騙。

十四個當代填詞紅人

說回在「香港歌詞研究小組」網誌內的見聞。從論述文章的「詞人分類」看,二百五十來篇文章談論的填詞人有十四個:最多人論及的是黃偉文,其他十三位是鄭國江、林夕、黃霑、林振強、周耀輝、盧國沾、潘源良、許冠傑、周博賢、小美、李敏、唐書琛和何秀萍。這應是文章作者自由選題所產生的景觀,從中自然顯現了偏好,也可能是條件所限。

值得談論的香港粵語歌詞作者肯定不止這十四個,假以時日,應該會有更多詞人會被論及。但筆者很想提出一點,專業研究不宜偏吃,眼界何妨深遠一些,老一輩的多是來自粵曲界的詞人如葉紹德、蘇翁、阮眉等,以至再年長一輩的吳一嘯、胡文森、唐滌生等等,他們的粵語歌詞創作也是很值得我們去研究的。

是的,一般人會覺得這些老一輩詞人寫的歌詞作品文學價值不高,但實際上是否真是如此呢?這就需要我們的學院派師生深入鑽探,以此自我挑戰。再者,老一輩詞人很多時會先寫出歌詞讓作曲家去譜曲,這種詞先曲後的分別,詞風上會有哪些細微差別,亦是有趣的問題。

此外,獲黃霑譽為「粵語流行曲之父」的周聰,從五十年代初寫到八十年代,詞作產量豐富,其中總有些作品能入學院派師生的法眼吧?當然,要研究這些老前輩的詞人,最大限制是他們的歌詞作品資料並不易找,研究起來暫時可能只宜零敲碎打。

黃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