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成熟時〉的療傷方法
作者:黃玉霞
黃偉文的創作常被人以系列劃分,在眾多系列中,較為人注意的,可算是「成熟男人玩具系列」,當中的作品包括:代表紅酒的〈葡萄成熟時〉、代表汽車的〈人車誌〉、代表相機〈沙龍〉、代表手錶的〈陀飛輪〉。縱然此系列以玩具之名包裝,但當中的內容絕不只流於聲色犬馬之中,相反為聽者揭開一個個成熟男士面對的問題並與男士們自勉一番。
以系列中最早的作品,〈葡萄成熟時〉為例,歌詞中透露了成熟男士的愛情問題,並向失意者提供安慰,助他治療情傷。歌詞中以種植葡萄的過程比喻為愛情的經營,黃偉文以第一人稱的身份寫作,借自己向他人的安慰之言入詞,手法直接。詞中說明栽種過程難免遇到波折,失去多年心血,但多次的波折、嘗試,將讓人學會更多,最終把葡萄昇華至紅酒,發揮其豐厚的一面。黃偉文的安慰,期望幫助友人離開失戀陰霾的方法,與弗洛依德(Sigismund
Schlomo Freud)提出的防禦機制學說甚為接近。防禦機制共分十個方法,〈葡萄成熟時〉的提出的療傷方法與當中的五個方法,包括:潛抑作用(Repression)、合理化作用(Rationalization)、投射作用(Projection)、轉移作用(Displacement)、昇華作用(Sublimation) 相當吻合。
潛抑作用(Repression)為無意識的行為之一,與有意識的壓制大大不同。潛抑可視為壓抑的一種,當一個人受到傷害後,他會無意識地把傷心的感覺排除於自覺的意識之中。以歌詞中的失戀為例,當時人知道自己曾經失戀,但當中的細節及情感卻因潛抑作用,而難以察覺。縱然細節及情感難以察覺,但當中引起的衝動卻會不受控地衝入意識,令人產生不知何故的焦慮或憤怒,故此,潛抑作用很少完全成功,須由其他防禦機制幫助。黃偉文也許明白當中的道理,知道只是壓抑無法解決失戀的問題,故將有關的情感從最深處勾出,借另外四個方法一一正視,把失落化為滋潤。黃偉文填寫一篇有關失戀的歌詞,無異用於呼喚失意者藏於深處的傷感,把一直隱藏的,再次拿出來,再次正視,並把它改變。
勾起深藏於無意識的傷感後,黃偉文以上述的四種方法混合提供治療。先就合理化作用而言,要簡單理解此作用,可借《伊索寓言》中〈狐狸與葡萄(The Fox and the Grapes)〉的故事說明。故事中的狐狸因未能吃到葡萄,便稱葡萄是,自己才不吃。借葡萄是酸的,把沒有吃到葡萄合理化,淡化個人的挫折。可見此作用是為個人的失落或挫折,找一個合理化的動機或解釋。歌詞中,「留低擊傷你的石頭,從錯誤裡吸收」及「贏得不需要的自由,和最耀眼傷口」兩句,黃偉文把失戀看成有助成長的過程之一。先把失戀的痛苦,看成曾傷害你的石頭,已無生命,但具有象徵意義,可成為一種提供警惕作用的死物。
無須緊記石頭為你帶來的痛,只須記着自己當日未能迴避的蠢。雖然被石頭擊傷後會留下傷痕,但永不磨滅傷痕,不會如同古時的黥刑,當它愈合後,反會成為自我的耀目裝飾之一,讓別人知道你的強壯。
投射作用就是把事物中不喜歡的特性誇大,再推給別人,希望借事物的普及,減輕對個人的傷害。黃偉文希望失戀者不要把失戀視為世界末日,故把失戀普遍化。「錯的愛,乃必經的配菜」一句中,黃偉文把失戀的錯愛視為配菜,這個配菜是必然的,無法避免,無論你如何討厭,也無法擺脫。雖然失戀這配菜雖然無法避免,但也非只有一人需要承受。配菜是每道主菜中的陪襯品,要吃的飽的,也會遇到。可見配菜一詞,除了表現了當中的必然性,也表現了普遍性。除了婉轉的手法,「誰都辛酸過,那個沒有」一句,直接說明了失戀的普遍性。「那個沒有」以反問的形式,提示了失戀的必然,同時強調了前一句「誰都辛酸過」,當中的「誰」代表每一個人,為失戀視為平常時。
為失戀一詞提供多個演繹後,黃偉文再以轉移作用,為失戀者進一步療傷。轉移作用就是把個人的情感轉移至另一人或事物之中,用於分散不快情感引伸的傷害。〈葡萄成熟時〉中,教導失戀者把失落轉化為希望,失去了,便再找一個新的。「想想天的一邊亦有個某某在等候,一心只等葡萄熟透,嚐杯酒」一句中,黃偉文先借上文已提及的投射作用,幻想未來伴侶也如自己一般,因兩者尚未相遇,同受失戀之痛。繼而借雙方互相等候對方,刺激失戀者發奮,希望他能把失望、傷心等負面情緒,完全變為積極,轉移到幻想的另一半身上,擺脫過去的陰霾。為了讓激發失戀者的能力加強,黃偉文把幻想而成的另一半將為對方的終身伴侶,他們擁有一樣的目標,希望共同把葡萄蘊釀紅酒。這種共同性,令失戀者天易於將感情投放於另一方面,令轉移作用的成效更顯著。
為失戀者抒發了過去的傷痛,為他找到了現在的心靈寄託,但失戀仍有發生的可能,為免失戀者受到惰傷時重投舊日的陰霾,黃偉文借昇華作用,教導日後自救之法。昇華作用強調發洩,發洩不一定是大叫大嚷,是像水昇華為水蒸氣一般,令它既能存在,又化成無形。歌詞中先以「或者要到你將愛釀成醇酒、時機先至熟透」安慰失戀者,他不斷受到情傷,只因他的功力不足,若能力足夠,便可達至「但當你智慧都蘊釀成紅酒,仍可一醉自救」。若愛情未能提昇成紅酒,無須失望,因為智慧也能成為提煉的源頭,讓你品嚐到美味。黃偉文刻意提到智慧也能成為紅酒,用於希望對方在往後的日子,若再受情傷,無須再由他人幫助,能自我解決,達到治療的最高層次「自救」。
〈葡萄成熟時〉中,黃偉文借用了弗洛依德的防禦機制幫助他人治療情傷,當中有安慰,有教導,最終目的希望當時人能吸收當中經驗,把一切化成智慧,令日後再遇困難時,可以自救,把所學的,延伸至永遠。
參考資料;
R.L.Atkinson 等著,孫名之等譯:《心理學導論‧下》,臺灣:曉園出版社,1994年。
梁偉詩〈華麗的戰爭〉––《詞話詩說》──陀飛輪(2010.05.1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