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2015年6月27日 星期六

〈所謂理想〉與張美賢的反派情結

作詞:張美賢

曾經趕不上 至立心趕上
迷失中走過 才認清方向
從舊時天真 漸變成一臉倔強
誰又來聽心的傷

如果真的愛 其實我善良
如果真的痛 流淚也平常
隨遇而安好 還要贏一次硬仗
誰又來用心欣賞

難道開不開心都同樣
才稱得上是修養
從一開始不反抗 一生不可反抗
怎麼可甘心這樣
回望 彼此扭曲的模樣
遺失的拼命追上
還想不想犧牲我 想不想犧牲愛
堅守這一些所謂 理想

成功這麼近 才越戰越強
回憶這麼遠 忘掉也平常
期望無止境 直到良知也奉上
誰在乎滿身的傷

難道開不開心都同樣
才稱得上是修養
從一開始不反抗 一生不可反抗
怎麼可甘心這樣
回望 彼此扭曲的模樣
遺失的拼命追上
還想不想犧牲我 想不想犧牲愛
堅守這一些所謂 理想

作者:楊敬星

  〈所謂理想〉是香港無線電視與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合作的《摘星之旅》主題曲,作為「風雲系列」的第三章,﹝1﹞這裡尚且不論該劇的評價(事實上中港兩地對此劇評價不高),﹝2﹞﹝3﹞ 只談歌詞的意義。繼「溏心系列」以後,張美賢對於人性的捉摸,從描寫人性黑暗轉移到寫人性的兩難與爭扎,可以說,如果〈講不出聲〉和〈無心害你〉二詞是寫劇集的奸角自白的話,那麼,〈所謂理想〉就是寫人為了向上,走上了成魔之道卻要尋求開脫的一種心境。


  目前對於張美賢研究,都是在於對女性書寫,或是對於電視劇,尤其如上文所述的爭產系列,然而可值得留意的是,電視劇的「奸角」對張美賢而言,似乎有一股無抗拒的魔力,自〈講不出聲〉的「我只不過偶爾受了驚,於是,才遺忘本性」;又有〈無心害你〉的「在最壞時候必需卑鄙,在決裂時候彼此妒忌,無非人生道理,原本無心害你」後,這一次她把焦點放在主角鍾林大(黃宗澤飾)的身上,他是一名經典的「成魔角色」:「母親早喪,由鍾建成獨力撫養他。兩父子相依為命,感情要好。林大眼見父親勞碌一生,仍是兩袖清風,遂暗下決心,要發奮讀書,努力上進,抓緊每一個機遇,讓老父晚年過些好日子」,﹝4﹞ 但是後來這種善良的本性和對向上的堅持,漸變為不分是非,且心狠手辣的人,就像歌詞寫「曾經趕不上,至立心趕上,迷失中走過,才認清方向,從舊時天真,漸變成一臉倔強,誰又來聽心的傷」一樣,「趕不上」指他童年和大學時的不快,因女友為了家庭放棄愛人;因此他要「認清方向」,忘記愛情,努力向上讓自己變得更好,證明自己不比別人遜色,並以此作為挽救家庭與自尊的手段。可是,這個過程難免會使自己「變成一臉倔強」,因此他後來雖然名利雙收,但卻眾叛親離,內心仍然是空虛的。

  張美賢對於這位奸角的書寫,其實頗有悲劇的色彩,當人越接近成功,「才越戰越強」的時候,回憶便是一種負擔,會被看作是塞礙前誰的絆腳石,因此需要忘記、清除,所以「忘掉也平常」,甚至「直到良知也奉上,誰在乎滿身的傷」。在她的書寫下,人就是實實在在的生物,為了達到目的,便須放棄一些東西,什麼良知亦然,這種書寫,似乎就是鍾林大合理化自己所作所為的「道理」一般。朱耀偉認為,〈所謂理想〉的價值是在「連串的設問」,又以「層層遞進,結構嚴謹」評論之,﹝5﹞ 這種論述其實頗流於廉價,因為歌詞本來就是一種結構的遊戲,張美賢大部分的作品也是「結構嚴謹」的。因此我認為張美賢詞的獨到之處,是切中了人脆弱與陰暗的一面,這種調子是負面、但卻是無可奈何的。

  詞人所看見的反派並非單純的奸,因此除了不擇手段以外,詞人對他的描寫是立體的,這種轉變甚至比以前的「溏心風暴系列」明顯,在張美賢的眼中,反派並非只有一個面向,而是多面的,他們會把憤世的態度發洩出來,「難道開不開心都同樣,才稱得上是修養,從一開始不反抗 一生不可反抗,怎麼可甘心這樣」便是對個性抑壓的反撲。中國人一直追求「喜怒不形於色」的精神修養,但詞人不認同這種為人態度,更認為人該喜便喜;該悲便悲,不平則鳴是作為人的基本則,不能因「修養」而被束縛個性。對於理想,她更以「所謂」二字作徹底的拷問,具有十足的反諷意識,如果把歌詞套回劇集中,便可見鍾林大對於「理想」是嗤之以鼻的。然而,這一種刻畫卻不是《摘星之旅》明顯透露的,劇集更傾向寫黃宗澤泥足深陷的行為與性格,而歌詞與電視劇是有分別的,詞人傾向進一步把反派寫得立體化、不失人性的一面。

  總括而言,〈所謂理想〉寫的是「立體的反派」,與以前不同,張美賢從前以歌詞帶出歹角的自白與歪理,令角色更感厭惡,如今則昇華至人物雖然厭惡,但內在卻是久經掙扎、無奈而成的。

﹝1﹞ 依時間排序,「風雲系列」第一章為《酒店風雲》;第二章為《歲月風雲》(與中央電視台合拍);第三章則是《摘星之旅》。從《酒店風雲》開始,無線電視已與內地合資製作劇集。
﹝2﹞「這讓我想起了最近珠江台放的新《一剪梅》,也是狗血電視劇的經典,前一代莫名其妙死完幾個無辜的人,又將世界上所有悲劇和疑難雜症延續到後一代身上,虐人的情節沒完沒了,不但不勵志,反而讓人徹底對這世界絕望。編劇們把這種毫無技術含量的雷人故事堆積在一起,不但不能賺人熱淚,而恰恰是這些劇致命弱點之一」,摘錄自百度百科《摘星之旅》:http://www.baike.com/wiki/%E6%91%98%E6%98%9F%E4%B9%8B%E6%97%85,於2014年5月10日瀏覽。
﹝3﹞ 「有網民指此劇貌似台劇及韓劇[1]同時,此劇與《歲月風雲》差不多,劇中有不少內地演員,故謂此劇是《歲月風雲》續集。 雖然劇中演員大多都是當紅演員,可惜收視並不太理想[2],有網民恥笑此重頭劇竟淪落到,與同樣收視屬正常的8點檔半小時處境劇作比較[3],更有網民要求腰斬該劇集。」,摘錄自自香港網路大典《摘星之旅》:http://evchk.wikia.com/wiki/%E6%91%98%E6%98%9F%E4%B9%8B%E6%97%85,於2014510日瀏覽。
﹝4﹞ 角色介紹,自無線電視網頁《摘星之旅》:http://programme.tvb.com/drama/growingthroughlife/cast/101113,於2014510日瀏覽。
﹝5﹞ 朱耀偉、梁偉詩:《後九七香港粵語流行歌詞研究》(香港:亮光文化,2011),頁71


參考資料:

書籍

黃志華、朱耀偉、梁偉詩:《詞家有道 -- 香港16詞人訪談錄》,香港:匯智出版有限公司,2010。
朱耀偉、梁偉詩:《後九七香港粵語流行歌詞研究》,香港:亮光文化有限公司,2011。
朱耀偉:《歲月如歌 -- 詞話香港粵語流行曲》,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2009。

網站

《五人潮談》(張美賢博客),http://blogcity.me/blog/list_blog_express.asp?f=ODEE27OT7N120811,於2014年3月19日瀏覽。

黃自華博客:http://blog.chinaunix.net/uid/20375883.html,於2014年3月18日瀏覽。

維基百科:〈張美賢〉,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C%B5%E7%BE%8E%E8%B3%A2,於2014年3月15日瀏覽。《香港歌詞研究小組》,http://cantonpopblog.blogspot.hk,於2014年5月1日瀏覽。

維基百科,《摘星之旅》: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1%98%E6%98%9F%E4%B9%8B%E6%97%85,於2014年5月1日瀏覽。

百度百科,《摘星之旅》:http://www.baike.com/wiki/%E6%91%98%E6%98%9F%E4%B9%8B%E6%97%85,於2014年5月1日瀏覽。

香港網絡大典,《摘星之旅》:

無線電視:《摘星之旅》:




2015年6月24日 星期三

在《回憶是後鏡裡的公路》捕捉謝霆鋒


填詞:李敏

我愛上午夜十二時 這公路
破擦過 是道路邊野草
我笑我並沒地圖 卻闖路
誰人能料到 上路沒目的 太好

時速 恕我不知道
也不介意我迷了路 即使衝出這國土
望著回憶如倒鏡裡那公路 千支街燈向後逃
急彎與直路 輾轉的征途 灑脫一點 會較好

我愛上 在六時 散的霧
更悄悄地為日出倒數
我發覺我並沒事情要哀悼
悠然能明白到 嘆喟又或許太早

時速 恕我不知道
也不介意我迷了路 即使衝出這國土
望著回憶如倒鏡裡那公路 千支街燈向後逃
急彎那弧度 輾轉的征途 孤單的清高
從來從無扮作深奧 誰人誰人完全無情操

望著回憶 我卻捉不到
也不介意我迷了路 即使衝出這國土
望著回憶如倒鏡裡那公路 千支街燈向後逃
急彎與直路 輾轉的征途 孤單的清高
閉上兩眼 便會感受到

作者:何曉德

李敏作填詞的〈回憶是後鏡裡的公路〉不只是一首普通的抒情歌,亦是青少年十六,七歲時迷茫的心境。李敏在謝霆鋒首張大碟《My Attitude》(1997)中留下了這首非主流,非激烈,而是純粹描繪心靈的作品,為謝霆鋒展開了漫長的演藝生涯。


  李敏以心思細膩,溫柔感性的文筆著稱,偏好寫女性的戀愛視野,患得患失的感情。然而,在謝霆鋒的首張大碟中寫下兩首輕快激昂及一首孤單迷失的歌,抽離了既有的女性角度,開始代入謝霆鋒的心思裡。而李敏對謝霆鋒的認識也不僅限於報道上。李敏與發掘謝霆鋒的經理人李進由是認識,更是上司下屬及好朋友的關係,所以李敏對謝霆鋒有更深一層的了解,知道叛逆是謝霆鋒的天性,而孤獨是謝霆鋒的苦悶。

  這首歌表達了大部份不知前途的青年心境。先看第一段,「我笑我並沒地圖 卻闖路誰人能料到 上路沒目的 太好」指不知方向的闖蘯是漫無目的,但卻享受其中,也只有血氣方剛的青年會有勇氣向著「未知」一直闖。有如剛出道的謝霆鋒,加入娛樂圈的決定非常突然,而這份長期合約奠定了他當藝人的半個人生,而且後無退路。對謝霆鋒而言,入行更使他迷茫,更令他失去方向。所以在一個人漫無目的不受指示的情況下更令他自在。而「時速 恕我不知道 也不介意我迷了路 即使衝出這國土」講到主人公但求飛快的奔馳,希望想逃出「國土」,甚至迷路也不介意。既然本身也不知方向,所以即使再迷路也不介意,只求能改變現狀,想怕這也是迷途者的內心想法。「望著回憶如倒鏡裡那公路 千枝街燈向後逃」中的回憶當然往事,更是纏繞自己的往事,在公路上一幕幕揭起,而從倒後鏡中看到千枝街燈向後逃代表車開得非常快。以謝霆鋒為例,當時他的煩惱也很多,只有十六,七歲的他要面對父母離異,與他為敵的記者,不實的報導,還有他那未知的未來,所以種種回憶會隨公路幕幕揭起。「急彎與直路 輾轉的征途」代表了曲折的人生,亦是未知方向的人生。

  到了第二段,場景由凌晨轉向清晨。「我發覺我並沒事情要哀悼」中雖然想不透有什麼事情要哀悼,但就是這樣落寞。「悠然能明白到 嘆喟又或許太早」這裡在心境上有所轉變,由原本的失意到有絲絲希望,明白不應太早下結論。而人們擁有年輕,仍有很多塑造空間,李敏留有一點安慰和期望。

  第三段亦是副歌之一,也是全歌中較激昂的一段。「孤單的清高 從來從無扮作深奧」中的「深奧」其實是旁人不明白而覺得深奧。而「誰人誰人完全無情操」是指每人都有對某些事物的執著。每個人都一樣,有時並非刻意孤立自己,但在旁人眼中會視之為「扮清高」或「扮深奧」,只不過是旁人不明白他。謝霆峰在出道初期也有過這樣的煩惱,別人不明白的事,會視作他的反叛,這裡也為他作了一個小平反。

  第四段的歌詞大致與以上重覆,但作結時有這樣的一句:「孤單的清高 閉上兩眼 便會感受到」。這裡重申第三段的「孤單的清高」並非深奧,你我皆能感受和體會到。而閉上兩眼即是撇開外在世界的騷擾,只聆聽自己的內心,便能感受到,我們需要的正是獨處的時間。演唱者謝霆峰也只有閉上眼找自己的聲音,不受外界的負面影響,才會讓他走得更遠。

  由此可見,《回憶是後鏡裡的公路》能套用在不少迷途青年困惑的經歷上,而謝霆鋒也是這首歌的完美演繹者。我們可看到詞人李敏所花的心思,也讓我們了解到謝霆鋒的另一面。



2015年6月20日 星期六

來自火星的王菀之


填詞:林夕

在宇宙旅程 由引力決定
還有種貪玩脫軌 出了軌
往後都不配安定

路線被固定 誰擴大過自己的直徑
代價竟高得震驚 為尋覓火花銷毀了生命
誰會來革命

人潮像繁星 火星只可似火星
空氣未允許任性 模糊面目裝飾佈景
遺忘能做夢那份天性
在自轉 星海中消失了身影
誰無懼創出異景 處身地球
無數的姓名 怎麼分辨性情

由我來決定 被太陽照明
人也像透明 但我想登高破冰
可有膽去冒險打破宿命 任意地暢泳

人潮像繁星 火星只可似火星
空氣未允許任性 模糊面目裝飾佈景
遺忘能做夢那份天性
在自轉 星海中消失了身影
誰無懼創出異景 處身地球
無數的姓名 怎麼分辨性情

誰留住流星 火星都很想變水星
一剎任性中盡興 浮游在陌生的處境
能逃離秩序舞動幻影
到夢醒 都想起呼吸過心聲
猶如踏進了外星 再返地球
無悔的旅程 刻出不一樣姓名

忘我的過程 還我真性情

作者:葉慧敏

       〈我來自火星〉是王菀之的第六張專輯《Infinity Journey》的主打歌,這首歌亦是她於2008年舉行的首次個人演唱會《王菀之我來自火星演唱會08》的主題曲。這首歌可謂填詞人林夕為王菀之度身訂造的一首歌,歌詞內容十分符合王菀之的真實性格,自這首歌發表後,王菀之開始以「火星人」身分自居。填詞人林夕對王菀之的評價很高,他不諱言自己偏愛王菲和楊千嬅,他認為寫給王菲及楊千嬅的歌詞只是錦上添花,寫給王菀之的歌詞才是真正的雪中送炭,而他最想拯救的歌手亦是王菀之,他也指說香港樂壇每況愈下的人只是不認識王菀之。﹝1﹞ 

       王菀之曾在訪問中提到自己對火星的看法,記者問:「如果真的讓你去火星,你會做甚麼?」王菀之:「慘了,那太悶了吧。那裡沒有人呀,我又怕熱。火星這個名,其實是林夕改的。我原本是來自冥王星的,後來因為油價太貴了……」記者:「油價?有什麼關係?」王菀之﹕「因為我要返地球工作,一來一回油費很貴的!」記者形容這是外星人的語言。王菀之也提到她對〈我來自火星〉的理解:「大家認為我所想所說的與他人不同,其實最終只是想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這個世界未必想他人入侵或歡迎別人,但大家都要堅持自己的世界,所以火星只是一個代號。」﹝2﹞

       歌詞第一節的「宇宙旅程」指人的真實生活,「引力」應是一些既定的規矩、人應該如何生活等的規範,第一句道出人的生活由一些既定的規矩影響著。「還有種貪玩脫軌 出了軌/往後都不配安定」是說不跟隨既定規矩的人生活都不會太安定,不受常人理解。

       第二節的「路線」與「引力」的意思相約,「誰擴大過自己的直徑」是說出在一個什麼都規範好的世界,誰會願意打破或改變常規。因為打破或改變常規的「代價竟高得震驚」,雖然打破常規後的另一個世界,可能是一個如「火花」般燦爛的世界,但誰又會冒著被火花銷毀而去革命呢?

       第三節道出被社會主流思想規範著的人,其面目都是「模糊」,只是一個「裝飾佈景」的物品。「遺忘能做夢那份天性」是指這些人已忘卻本性、夢想,詞人把尋求真我的過程比喻為做夢。「在自轉」可能是一個尋找自己的一個過程,雖然「自我」可能是一處「異景」,但總好過成為一個跟他人一樣、未能「分辨性情」的人。

       第四節講出「我」要決定自己的一切,「登高破冰」是形容冒險、挑戰,「宿命」也是指一些既定的規矩,而打破宿命是需要膽量的。最後一句「任意地暢泳」中的「暢」是形容打破宿命、找到最真的自己後的感覺,是一種暢快、任意的感覺。

       第六節,道出找到真我性情的無悔。尋求真我的過程就好像做夢,夢醒後,「想起呼吸過心聲」,是堅持真我性情的心聲。過程就好像「踏進了外星」,那是另一個世界,那個世界是一個「陌生的處境」,是一個「浮游」的狀態,沒有實在感,只有自己在尋覓那失去的自己。但找到真我性情後,就會知道這是一個無悔的旅程,連「姓名」也不一樣了,就好像整個人煥然一新。

       歌詞中沒有明言「火星人」的特質是什麼,或許,每個人的「火星」特質都不一樣,真我性情就是「火星」特質。有一次,在電視上看到王菀之正接受訪問,其中,她談到最近胃抽搐要入院求醫,大家都說因為她吃了一個放了數天的面包,然而,她卻為那面包抗辯﹕「雖然那個面包好像變質了,但不能就這麼下定論,也有可能不關面包的事……」主持問:「如果下次有一樣的情況,你會否吃那個面包?」她:「可能會。」

        也許,這就是王菀之的「火星」特質吧。


﹝1﹞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林夕〉,〈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E%97%E5%A4%95〉,2014年5月22日瀏覽。

﹝2﹞頭條日報﹕〈王菀之 做不成冥王星人〉,〈http://hd.stheadline.com/ent/ent_content.asp?contid=42277&srctype=g%E2%88%AB_split_from=1&int_split_from=1〉,2014年5月22日瀏覽。


       

2015年6月17日 星期三

〈祝英台〉看周博賢歌詞的創作風格

填詞:周博賢

遊學遠方 習禮知書廣人網
原是女身 暗掩裝
校有規 訓令確 不允許巾幗求學
淑賢女子屬深閨居暗房

人在遠方 處身書齋感迷茫
尤幸與山伯結黨
夜唱詩 晝畫作 賞雨看星說文學
熱情暗生不可自抗

怕坦率 將心聲交代
怕草率 洩露祝英台
若擦肩強避開 然後視線驟改
不敢笑逐顏開

為什求覓到所愛 必先要死去活來
乞討無障礙對待
為什求活到精采 須將女身卸下來
自我蓋掩不自愛
會否等得見未來 女共男 均等競賽

重踏故鄉 赫知家中出狀況
嚴父配女予馬方
令似山 欠力抗 知付託山伯無望
二人最終不歸路往

再細想今天這一代
有哪種性別得偏愛
樂見風氣漸改 還是大智未開
酒不變舊瓶改

為什求覓到所愛 必先要死去活來
乞討無障礙對待
為什求活到精采 須將女身卸下來
自我蓋掩不自愛
會否等得見未來 女共男 均等競賽

為什求覓到所愛 必先要裝笑扮呆
苦哀求別人慷慨
為什求活到精采 須將襯衣卸下來
露背坦胸不自愛
會否等得見未來 女共男 均等競賽 

作者:鄧艷媚

         〈祝英台〉收錄於謝安琪2009年的專輯《Yelling》中,是第一首的派台作品,奪得2009年度四台冠軍的歌曲。周博賢的歌詞給人的印象是:「主題先行,命題作文,……有個預設目的,有些核心訊息」﹝1﹞、「敘事性的故事」﹝2﹞,我們看他的歌詞就好像是看一個完整的故事,而這故事背後都包含著一個訊息。以下將以〈祝英台〉為例,看他如何表達男女平等 的主題。﹝3﹞



         外號「樂壇長毛」的周博賢,除了對政治事件關心外,也留意各種社會現象,希望透過歌詞引起大眾的反思。他如此解釋自己寫詞的原則:「我希望在整個音符的空間內,我用清晰的flow去表達一個意思。有人覺得我填詞好像是文章一樣……我覺得鋪排是一篇文章的基礎,這是我對自己的要求。」﹝4﹞在〈祝英台〉中,他就是以祝英台這個人人熟悉的中國古代愛情故事作為一個切入點,引發大眾反思當代男女平等的問題。

         為了配合〈祝英台〉的小調曲式,周博賢以仿文言的形式填詞,用了大半的篇幅概述了梁祝的故事。但為甚麼要這樣做呢?耳熟能詳的故事還要花筆墨寫出,為的就是要以祝英台與現代的女性作一個比較。作為現代都市的香港,男女地位似乎不會再如古代那樣不平等。祝英台「遊學遠方」是為了「習禮知書廣人網」,因為古代「不允許巾幗求學」,女子只「屬深閨居暗房」。開首,周博賢寫出了古代女子在社會生活上的種種枷鎖,所以祝英台才要「暗掩裝」。在追求愛情方面,古代女子同樣是受束縛,「若擦肩強避開 / 然後視線驟改 / 不敢笑逐顏開」,因怕「洩露祝英台」,即使是面對所愛,祝英台不能安心面對,表達出了她當時失措無奈的心情。即使在婚姻大事上,祝英台都沒有置喙的權力,因「令似山」,才會有梁祝悲劇的結束,「二人最終不歸路往」。周博賢寫出祝英台的無奈,更讓大眾相信現代的社會已沒有這種不可理喻的情況。然而,他在說完故事後,筆鋒一轉,拋出了兩個問題,「有哪種性別得偏愛 / 樂見風氣漸改 / 還是大智未開」,並隨之給出答案,「酒不變舊瓶改」。表面上,現代女子在學習、交際、追求愛情、婚姻大事上都有自主權,女性地位有所提升。但想深一層,只是形式改變了,實質上,女性依然是背負許多的枷鎖。正如周博賢說「為什麼女人賺錢多過男人需要大事宣揚?……性別歧視依然存在,只是程度和形式不同,其實舊酒新瓶,依然是一個父系社會。」﹝5﹞說完符合聽眾內心設定的故事,馬上給予否定,目的就是為了顛覆他們的觀念,讓聽眾重新思考自己心中的答案是否正確。周博賢說:「大家可以通過流行音樂而聯想和反思一些事情……聽眾通過一個媒體,可以更多地注意到社會周遭的事,令思考層面更加廣闊。」﹝6﹞〈祝英台〉借古時經典故事與現代女性作對比,引發聽眾深層反思。這種鋪陳方式在其他的歌詞中也有見,例如:〈十二月二十〉以窮人和富人面對末日的不同情況和不同結果作對比,諷刺貧富不均的不公平情況。

          除了上述鋪排的用意外,周博賢再在副歌部分,用類似的句式,寫出了古今女性同樣的悲哀。然而他在創作方面又加入了自己的特色:「我喜歡用實質例子,來表達我的概念多於純粹講述概念。」﹝7﹞從前女子要「活得精彩」,就要「將女身卸下來」,現今女子則要「將襯衣卸下來」,古代女子掩蓋女性身份,才讓人欣賞自己的才華。現今女性要顯露出眾的身材,才能讓人關注自己,才會有發揮自己的機會。「女身」、「襯衣」、「裝笑扮呆」這些實質的例子帶出歌曲的主題,女共男仍未均等競賽。這個特色在其他歌詞更見突出,例如:〈我愛茶餐廳〉用「星洲炒米古法蒸青斑/西冷扒叉雞飯」等實質例子表達茶餐廳的特色。讓表達的形象或極念變得更為立體。

         詞人創作歌詞的目的就是為了讓聽眾思考,所以可見歌詞在創作和鋪陳的目的都是為了帶領聽眾就不同社會問題作思考。


﹝1﹞論謝安琪與周博賢(2014年5月23日瀏覽):〈http://ohce2.blogspot.hk/2011/05/blog-post_24.html〉
﹝2﹞謝安琪臨崖勒馬的《你們的幸福》(2014年5月23日瀏覽):〈 http://tinzhonglittlelily.blogspot.hk/2011/10/blog-post_15.html〉
﹝3﹞周博賢微博(2014年4月5日瀏覽):〈http://bbmadrian.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578423〉
﹝4﹞黃志華、朱耀偉、梁偉詩:《詞家有道:香港16詞人訪談錄》(匯智出版社,2010),頁369。
﹝5﹞同註2。
﹝6﹞同註5,頁299。
﹝7﹞同註5,頁300。


2015年6月13日 星期六

論喬靖夫《步天歌》中的迷信、科學與末日意象

填詞:喬靖夫

城內眾人害怕未來前程
喜愛計算占卜每步順逆
寧願聽聞述說虛幻夢魅
滿天星宿佈置 一生早被命定
全部信徒 迷得昏天暗地

仰望無涯天空 銀河星星
人們似螞蟻般困惑疑忌
各樣迷糊猜測 謠言紛飛
滿足了預期

仰望無涯天空 銀河星星
人們正笑我一個在尋覓
每步仍然不休 前行不息
縱使已走得筋竭力疲

*抬頭極目盡望 世界太美
 天賜我雙腳哪會踏原地
 四周虛空漆黑 不信蒼天注定
 迎著冷冷刺痛的風 吹走傷悲*

人面對明日那未來前程
走到哪裡也不算是順利
沉默裡仍倔強不願認命
這生不信氣數 結果早被命定
雲上旅途 遊走於天與地

腳踏無涯天空 銀河星星
窮途裡挫折中拒絕逃避
每步仍然不休 前行不息
縱使已走得筋竭力疲

REPEAT*

無涯天空 銀河星星
窮途裡挫折中拒絕逃避
每步仍然不休 前行不息
縱使已走得筋竭力疲

REPEAT* 


作者:張承禧

喬靖夫,﹝1﹞正職為動作幻想小說家,填詞偶而為之。他常以寫小說手法入詞,是以他的詞作著重畫面感,尤重首段的細緻描寫。﹝2﹞內容上,他的詞作雖不乏情歌,但其作品更傾向於偏鋒的一面,﹝3﹞擁有非主流的寫詞筆觸。他強調歌詞的社會性,突破主流。﹝4﹞具體而言,他喜歡描寫世界盡頭、末日意象,〈步天歌〉即為一例。


〈步天歌〉收錄於盧巧音偏鋒概念專輯《天演論》。當中論及神話、哲學、科學、宗教、戰爭、生死等嚴肅議題。專輯取名自赫胥黎名著《天演論》,專輯即有探討人類進化歷程之意。具體上,自人類誕生始,及後歷經各種不公義、爭戰、愚昧迷信、情感、思想,乃至死亡,及最後人類文明的破敗。﹝5﹞整個專輯、十首歌曲皆是警世寓言。《天演論》是歌手在主流樂壇打響名聲後的偏鋒實驗,﹝6﹞可謂粵語歌詞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其中〈步天歌〉作為第五首,一反前首〈一念天堂〉之情愛柔和,接續同是喬靖夫作品〈阿修羅樹海〉之緊張、壓迫的氣氛,﹝7﹞並加以磅礡氣勢、「步天」趨勢,達到全專輯高潮所在。﹝8﹞內容上則延續〈隔岸觀音〉對信徒的諷刺,以末日意象,探討天文科學與迷信、科學家與群眾的矛盾、人類探索天文的阻礙與決心。喬靖夫自言:「〈步天歌〉就非常直接的講迷信,使人有末世的感覺,『國之將亡必有妖孽』。這又能配合大碟《天演論》的主題。」﹝9﹞

如《天演論》之取名自赫胥黎,〈步天歌〉亦取名自一部以詩歌形式,介紹中國古代全天星官的著作——《步天歌》。﹝10﹞ 歌詩本為一體,〈步天歌〉即承繼此名而來。喬靖夫的詞作,不乏借用文學作品名稱或概念處, ﹝11﹞正如他言:「文學與歌詞之間,當然有文學資源在當中起作用。」﹝12﹞在此基礎上,《步天歌》介紹星宿,既有迷信的成分,亦有科學理性的成分,正呼應〈步天歌〉的主題。當中,不論是迷信星宿者,還是天文科學家,也是「步天」者。

〈步天歌〉的內容,主要由眾人的迷信,營造出末日氣氛,同時表明「我」不是無知群眾,一個人在尋覓探索天文真理。〈步天歌〉開首即描寫「城內眾人」、「信徒」因為懼怕未來前程,所以要以占卜、星宿命定一生。其中第三句「寧願」一詞、第五句「迷得昏天暗地」,既表明了詞人反對眾人的立場,亦埋下「我」不同於群眾的伏線。喬靖夫的詞作,尤重首段的畫面感,﹝13﹞這裏亦然。首段即描寫「城內」情況:「喜愛計算占卜」、「聽聞述說虛幻夢魅」、信徒「迷得昏天暗地」,同時營造出末日來臨前夕,人心浮動謠言滿天的紛亂景象。﹝14﹞次段,「我」仰望無涯星空,清楚理解這一切,眾人則「似螞蟻般困惑疑忌」,使城內「迷糊猜測」、「謠言紛飛」。可是正因這樣,眾人才「滿足了預期」。「滿足了預期」作為結句,呼應首兩段的主旨,眾人困惑未來前程,心理上希望一生早被命定,因此看著星宿佈置解釋一切,滿足了他們的預期。

喬靖夫:「通常我會在歌詞的第一段甚至第二段寫情境、影象;然後在歌詞的中間部分,才會較為深入地寫主角的一些想法或一些動作,……」﹝15﹞〈步天歌〉首二段描寫了城內眾人的情況,第三段即深入主角的想法。「我」仍然仰望星空,可是所見的與眾人不同,被他們「笑我一個在尋覓」。然而「我」仍然「前行不息」,即使「已走得筋竭力疲」。詞人沒有具體說明「我」的身分,但從與眾人不同可見,「我」不是迷信星宿的人。眾人對星空是「迷信」的認識,相反,可以想像「我」是天文科學上的探索。同時,第二段結構與第三段相似,形成「我」與眾人的明顯對比、對立。句式上,兩段中唯結句字數有別,「滿足了預期」的氣氛是消沈的,而且僅此一句,說明首兩段與以下各段的分野;「縱使已走得筋竭力疲」是高昂的,接駁副歌之高潮,起著重要的主題意義。

第四段副歌進入高潮,當中解釋了「我一個在尋覓」的決心,基本上了囊括了〈步天歌〉的主旨。「我」為甚麼要異於眾人?「我」決心的根源是「世界太美」,「天賜我雙腳哪會踏原地」。此說法看似虛浮,但卻很能說明人(科學家)在世界太美的刺激下,求「真」、求引證世界之完美的初衷動機。對「我」而言,「踏原地」者即迷信的眾人,而「我」的想法是:「天賜我雙腳」就是去尋訪真理。同時亦呼應「步天」,「雙腳」象徵天賜的肉身與精神,進一步說,非指物理上的雙腿,更多是指人求「真」的決心。所以「我」「仍然不休/前行不息」,即使「筋竭力疲」仍要走。然而,「我」面對眾人迷信,是「四周虛空漆黑」的環境,是以除了求「真」外,更要有「不信蒼天注定」的決心,不像眾人般相信「一生早被命定」。結果是:「我」唯有「迎著冷冷刺痛的風/吹走傷悲」,﹝16﹞此風即有精神勉勵之意,雖然「冷冷刺痛」,但卻能吹走「我」被眾人排斥的傷悲。  如喬靖夫自言:「而〈步天歌〉中有少許反迷信的意味,講述人類不需要靠迷信,我相信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上。」  ﹝17﹞

第五段結構與首段相同,內容上有延續,亦起着對比作用。「人面對明日那未來前程」之「人」乃全人類,說明人「走到哪裡也不算是順利」。然而,「眾人」與「我」的處理方法不同。眾人即如首段描寫般「占卜每步順逆」;「我」則「沉默裡仍倔強不願認命」、「不信氣數」。這裏隱藏了「我」「仍然不休/前行不息」的求「真」決心、與眾人的決裂。所以接著下句:「結果早被命定」,不是說眾人迷信的合理,而是「我」如此求「真」,異於眾人,結局通常大同小異——被視為異端而殺害。因此下句「雲上旅途/遊走於天與地」就是「我」死後的旅途,繼續「步天」。是以第六段開首,「我」能夠「腳踏無涯天空」,回顧一生中「窮途裡挫折中」(為眾人所傷)「拒絕逃避」(追尋真理)的決心。第八、九段重複以總結,重申主旨。至此,「步天」之意義有三:一、眾人迷信星宿;二、「我」對天的執著;三、「我」死後靈魂的「步天」。

〈步天歌〉中眾人應付自然、末日的方法是占卜、星宿;「我」則是天文科學的分析。這實際上說明其時,宗教與科學處於半分離的狀態。有仍處於宗教膜拜迷信者,亦有像「我」般擁有科學精神的人。可以推斷其時正處於十六、十七世紀,近代科學開創者打破宗教對知識的壟斷。然而,正如歌詞所言:「走得筋竭力疲」、「結果早被命定」、「窮途裡挫折中」,科學家在追尋真理的途中付出了沉重代價。為人熟知的如哥白尼,提出「日心說」,遭教會迫害至死、伽利略維護哥白尼學說,亦遭迫害、古埃及女學者希帕提婭,被狂熱的基督教徒迫害殺死等等。時至今日,仍有各種違反科學的迷信,占卜星宿、星座生肖等,雖然它們已失去對科學理性的破壞力,但仍流行於民間。此外,〈步天歌〉謠言紛飛的末日景象,與2012末日預言的恐慌更是不謀而合。

喬靖夫描寫末世意象,他解釋:「還未知道甚麼時候毀滅,可是你知道情況會愈來愈差卻沒有方法可以補救。這種感覺才是最強烈的。」﹝18﹞ 〈步天歌〉正是如此。「我」面對眾人愚昧迷信,根本沒辦法補救,「昏天暗地」、「四周虛空漆黑」,「我」唯有堅信自己,繼續前行。此與魯迅「鐵屋吶喊」精神、「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19﹞之思想有相通處。在形式上,〈步天歌〉歌詞重複甚多,從而產生氣氛渲染、推進的效果。喬靖夫的末日意象,尤重澎湃、激昂的氣氛和節奏,而非衰敗頹靡。因此在用詞上,喬靖夫喜歡將之推至最盡:「無涯」、「筋竭力疲」、「極目盡望」、「四周虛空漆黑」、「窮途裡挫折中」等。〈世界盡頭‧冷酷異景〉亦然,不過它更重意象經營,相對〈步天歌〉則能巧妙地配合迷信與天文。流行曲詞壇描寫末日的,多是借題發揮的情歌,﹝20﹞典型如林若寧〈但願明天一醒世界末日〉:「與你地久天荒化作現實」。﹝21﹞因此喬靖夫對末日的想像,於流行詞壇實屬一大突破。

﹝1﹞喬靖夫,原名劉偉明,1991年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翻譯系,並投身傳媒工作。1996年開始創作一系列動作幻想小說。喬靖夫詞作不多,他視之為副業、偶爾幫補家計之作。2000年憑盧巧音〈深藍〉獲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CASH)年度最佳歌詞奬,詞人身分始受大家重視。喬靖夫的詞作中,替盧巧音填詞的占了很大部分,有「盧巧音御用詞人」之稱。2010年,喬靖夫加入由黃偉文發起的「填詞人聯盟——Shoot the Lyricist」。

﹝2﹞喬靖夫:「寫歌詞的方程式與寫小說是一樣的,首先帶出一些畫面或情境再講出背後的主題。」黃志華、朱耀偉、梁偉詩:《詞家有道——香港16詞人訪談錄》(香港:匯智出版有限公司,2010),頁233。 

﹝3﹞朱耀偉、梁偉詩:「早在1998年盧巧音第一張大碟《MIAO》,喬靖夫的詞作已表現出相當偏鋒的一面。〈同居角落〉、〈無人王國〉、〈快感飛行〉作為喬靖夫踏足流行詞壇的首三首歌詞,非但沒有一首是情歌,更直白地點出了喬靖夫關注的幾個題材,包括〈同居角落〉的私人空間、〈無人王國〉的夜遊人世界及〈快感飛行〉所強調的精神自由。後來盧巧音〈周日牀上〉、〈夜燃燒〉和王菲〈光之翼〉都分別是這三個主題因子的重要延伸和續寫。」朱耀偉、梁偉詩:《後九七香港粵語流行歌詞研究》(香港:亮光文化有限公司,2011),頁183。

﹝4﹞喬靖夫:「現今的流行歌詞好像沒有那麼開闊地吸納其他界別的事物,而且社會性也不夠強。」黃志華、朱耀偉、梁偉詩,頁232。

﹝5﹞〈露茜〉最早的人類化石,說明人的誕生;〈天外飛仙〉以外星人角度觀察地球,諷刺人類的「不正常」;〈阿修羅樹海〉比喻人類之好鬥;〈隔岸觀音〉諷刺信徒偶像崇拜之愚昧;〈一念天堂〉以佛理「一念」之別解脫情困;〈步天歌〉描寫人類探索天文奧秘的阻礙和決心;〈女書〉以女禍之名歌頌女性情愛;〈笛卡兒的長生殿〉討論笛卡兒「永恆真理」與事物衰老的矛盾;〈送魂經〉超渡死者,人類必有一死;〈敵托邦的拾荒姑娘〉總結,預示著人類文明破敗的未來。[已註銷]:〈時間之外的往事〉,豆瓣音樂,2014年5月4日瀏覽,〈http://music.douban.com/review/5718513/〉。

﹝6﹞黃志華、朱耀偉:《香港歌詞八十談》(香港:匯智出版有限公司,2011),頁342。

﹝7﹞[已註銷]:〈盧巧音《步天歌》:隋朝科幻〉,豆瓣douban,2014年5月4日瀏覽,〈http://www.douban.com/note/145512314/〉。

﹝8﹞斐宇梧的中文唱片架:〈斐宇梧的中文唱片架〉,Facebook,2014年5月4日瀏覽,〈https://www.facebook.com/Chinesealbumreview/posts/313740645393368〉。

﹝9﹞黃志華、朱耀偉、梁偉詩,頁236。

﹝10﹞周曉陸:「《步天歌》之所以影響巨大,在於它首先將二十八宿三垣體系整理成文,雖然是詩歌形式,卻成為一個囊括了中國古代所謂二百八十三星官、一千四百六十四星『定紀』的科學的恒星體系。大家都知道,中國星官體制星名構成,是一個以專制君王為核心的天廷王朝和社會百態的反映,這種星名組織早於《步天歌》許多年即已形成,《步天歌》將它們串絡為詩章,並不因此而影響了比較純粹的科學作品的性質。」周曉陸:《步天歌研究》(北京:中國書店,2004),頁2。

﹝11﹞2000年《Muse》中〈世界盡頭‧冷酷異景〉,即取名自村上春樹《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及至《天演論》,當中喬靖夫的詞作名稱、概念皆有與文學作品相關的依據:〈阿修羅樹海〉之「阿修羅」取名自印度神話、〈步天歌〉取名自《步天歌》、〈送魂經〉取名自四川彝族超度死者的古老經文。

﹝12﹞黃志華、朱耀偉、梁偉詩,頁232。

﹝13﹞朱耀偉、梁偉詩,頁183。

﹝14﹞梁偉詩、黃津珏:〈《詩珏失調》:對話(七)──主流不能承受的末日vs 未晚(2012.12. 20及2013.01.03)〉,Blog,2014年5月4日瀏覽,〈http://leungjass.blogspot.hk/2013/01/vs-201212-2020130103.html〉。

﹝15﹞黃志華、朱耀偉、梁偉詩,頁233。

﹝16﹞[已註銷]:〈盧巧音《步天歌》:隋朝科幻〉,豆瓣douban,2014年5月4日瀏覽,〈http://www.douban.com/note/145512314/〉。

﹝17﹞黃志華、朱耀偉、梁偉詩,頁240。

﹝18﹞黃志華、朱耀偉、梁偉詩,頁236。

﹝19﹞魯迅著、楊義選評:《魯迅作品精華 第一卷‧【小說集】》(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10),頁72。

﹝20﹞梁偉詩、黃津珏:「去年黃偉文為王菀之所寫的〈末日〉大熱。其實〈末日〉左右隔籬,早有大棚失散兄弟姐妹。『末日家族』親族繁衍,包括周耀輝的〈我的世界末日〉〈我們的末日〉、林若寧〈但願明天一醒世界末日〉、李峻一〈2012〉、周博賢〈十二月二十〉〈草稿〉、梁栢堅〈就算只得一秒〉、李克勤〈世界末日〉、鄧紫棋〈末日THE END〉、小廣〈2013的約定〉、龍小菌〈讓我們在末日前一起搬家〉等等。」梁偉詩、黃津珏:〈《詩珏失調》:對話(七)──主流不能承受的末日vs 未晚(2012.12. 20及2013.01.03)〉,Blog,2014年5月4日瀏覽,〈http://leungjass.blogspot.hk/2013/01/vs-201212-2020130103.html〉。

﹝21﹞魔鏡歌詞網:〈蔡卓妍 但願明天一醒世界末日〉,魔鏡歌詞網,2014年5月4日瀏覽,〈http://mojim.com/twy105702x10x5.htm〉。



參考書目

[已註銷]:〈時間之外的往事〉,豆瓣音樂,2014年5月4日瀏覽,〈http://music.douban.com/review/5718513/〉。

[已註銷]:〈盧巧音《步天歌》:隋朝科幻〉,豆瓣douban,2014年5月4日瀏覽,〈http://www.douban.com/note/145512314/〉。

朱耀偉、梁偉詩:《後九七香港粵語流行歌詞研究》,香港:亮光文化有限公司,2011。
周曉陸:《步天歌研究》,北京:中國書店,2004。

梁偉詩、黃津珏:〈《詩珏失調》:對話(七)──主流不能承受的末日vs 未晚(2012.12. 20及2013.01.03)〉,Blog,2014年5月4日瀏覽,〈http://leungjass.blogspot.hk/2013/01/vs-201212-2020130103.html〉。

斐宇梧的中文唱片架:〈斐宇梧的中文唱片架〉,Facebook,2014年5月4日瀏覽,〈https://www.facebook.com/Chinesealbumreview/posts/313740645393368〉。

黃志華、朱耀偉、梁偉詩:《詞家有道——香港16詞人訪談錄》,香港:匯智出版有限公司,2010。

黃志華、朱耀偉:《香港歌詞八十談》,香港:匯智出版有限公司,2011。

魯迅著、楊義選評:《魯迅作品精華 第一卷‧【小說集】》,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10。

魔鏡歌詞網:〈蔡卓妍 但願明天一醒世界末日〉,魔鏡歌詞網,2014年5月4日瀏覽,〈http://mojim.com/twy105702x10x5.htm〉。

魔鏡歌詞網:〈盧巧音 步天歌〉,魔鏡歌詞網,2014年5月4日瀏覽,〈http://mojim.com/twy100172x14x6.htm〉。



2015年6月10日 星期三

從林振強〈無盡的風〉看如風般的人生故事


作詞:林振強

風 曾在綠色山坡捲過
凌空 瞧瞧提著風箏的我
在那天 無盡的風
冬天裡完全不凍
就像孩子不牽掛地唱歌

風 曾在亂揮的手穿過
伴我母親呆瞧離別家鄉的我
在那天 無盡的風
春天裡仍如冰封
吹走過去及未來萬闕歌

風跟光陰匆匆過 有冷有暖有些不錯
閒時若有空 抬頭摘片風 跟我對坐
然後用我的心窩輕輕把它觸摸
小心的把它瞧清楚
祈望再望見風中暖的我

風 曾在夜之中央飄過
令妳髮端斜斜停在身邊的我
在那天 寒夜的風
不冰凍如情之火
即使我永問為何沒結果

風跟光陰匆匆過 有冷有暖有些不錯
閒時若有空 抬頭摘片風 跟我對坐
然後用我的心窩輕輕把它觸摸
小心的把它瞧清楚
祈望再望見風中暖的我

作者:范秋蘭

      〈無盡的風〉收錄於呂方1987年《愛令我變炭》的專輯中,是詞人林振強的作品。林振強的歌詞十分具有故事性。林夕最欣賞的就是「林振強的歌詞有故事性、富畫面感和情節性」﹝1﹞、「林振強是一個天生很懂得說故事的人,每首歌就像一個故事」﹝2﹞在〈無盡的風〉這首歌曲中,林振強就向人們講述了一個如風般永不停止的人生故事。

 
      伴隨著變化多端的風,林振強向我們講述了人生中不同階段的故事。「在那天/無盡的風/冬天裡完全不凍」,在孩提時代,無懼任何寒風,就算是冬天,風對於「我」來說都是不冷的,可以盡情地玩耍。冬天的風本來是寒風刺骨的,不會令人有意慾去做類似放風箏的活動,更何況是在寒風中高歌。只是少年天真浪漫,哪裡會有成人才會的心思。在他們的世界中,一切都是那麼美好。「凌空/瞧瞧提著風箏的我」、「就像孩子不牽掛地唱歌」,小孩不分季節的在冬天無憂無慮地去放風箏、去唱歌,一切都顯得很美好。
 
      「在那天/無盡的風/春天裡仍如冰封」,當「我」長大之後,開始步入成人的世界,要離開母親、離開家鄉時,才體會到風的寒意。詞人林振強在這裡用了一個強烈地對比,孩提時代的冬天暖風與成人時期的春天泠風相比較,更是突顯出成人世界的殘酷。
 
      「我」長大了,不再是心思單純的小孩。在心中對人生、情感有了一定的認知,隨著年齡的增長,煩惱也隨之而來。「風/曾在亂揮的手穿過/伴我母親呆瞧離別家鄉的我」為了自己的未來,我離開了母親、離開了熟悉的家鄉,獨自一人去異鄉闖蕩。正是因為對未來的迷惘,對過去的不舍,才會令我在春天也覺得風是冷冰冰的。只是要來的還是要來,不能逃避。「吹走過去及未來萬闕歌」道出了「我」的命運要一直向前,步向充滿變數的未來。未來正如風一樣,是不能被控制的、不能被預計的。
 
      「在那天/寒夜的風/不冰凍如情之火」,我又步入了另一個人生階段,體會了情愛之滋味,蛻變成長。當「我」有愛人之後,由於心境的轉變,即使是寒夜的風也是像兩人之間的感情一樣,令人溫暖。「風/曾在夜之中央飄過/令妳髮端斜斜停在身邊的我」、「即使我永問為何沒結果」詞人在此透露出一個信息,就算感情消逝,但以前共渡的日子仍是美好的,我們要珍惜這些回憶。

      「風跟光陰匆匆過/有冷有暖有些不錯」,最後當「我」不再年輕時,察覺到時間如風一樣,飛快地消失不見。人年紀老時特別容易回想起以前的回憶。原來回想起以前的經歷,才會知道自己一生中經歷過無數事,當中有好有壞。不管我的想法如何,人生都不會因此而停下,故事還要發展下去。「閒時若有空/抬頭摘片風/跟我對坐/然後用我的心窩輕輕把它觸摸」我可以做的只是在閒時,用心去品味自己的過去。
 
      人的記憶是不連貫的、零碎的。在回憶時,很多時候是突然之間想起了某些片段、某些人和事。風是不能被捉摸的,「摘片風」很形象、生動地描述了人們讀取記憶的過程。「小心的把它瞧清楚/祈望再望見風中暖的我」因此「我」在回憶的時候,只能祈望自己可以記起美好的事。「風中暖的我」可以是小時候放風箏、唱歌的我,可以是與愛人在一起時的我。或者可以是任何時候的「我」,因為在回顧的時候,「小心地把它瞧清楚」是指細細的回味,希望可以發現以前忽略的美好事物。當事情發生之後,很多時候我們當下只記住了不好的一面。然而在過了很久之後再回想,你可能會發現當時的事也有美好的一面。
 
      在〈無盡的風〉中,林振強描述了一個如風般永不停止的人生故事。人的一生就好像風一樣,是變化多端的,我們會經歷不同階段的人生故事。正如林振強在詞中所講「祈望再望見風中暖的我」,為了令自己不後悔,我們要珍惜現在的每一時刻,在年老時可以細細品味更多美好的回憶。


﹝1﹞ 著名填詞人林振強逝世十周年專輯,HK CHANNEL :〈http://www.ihktv.com/commemorating-the-10th-anniversary-of-the-album-richard-lam.html〉,2014年3月20日。
﹝2﹞回憶中的林振強,獨立媒體:〈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19031〉,2014年3月20日。



2015年6月6日 星期六

〈汽水樽裡的咖啡〉與舞台劇《梁祝下世傳奇》


作詞:黃偉文

誰出錯將咖啡都裝進汽水樽
我覺得很有問題
如果我突然想溝鮮奶 我應怎麼控制
這是條懷疑上帝的問題

男人的粗獷身體 裝了女人心
我有否心理問題
如果我是誰 必須根據 染色體的設計
埋藏內心的幼細 大概就要荒廢

我身體裝著誰人 兩歲半已定形了
早知包裝不太搭調
但我忍到那日 跟你初見面 才忍不了
砰砰蓬 猶如暴漲浪潮

我的心該屬誰人 壓制到接近忘了
差一點將本我殺掉
但咖啡可注入這汽水樽 情感藏不了

如果你是蘋果汁裝進咖啡杯
似我這一個類型

何不也盡情湧出本性 別理裝的器皿
鹹甜或酸苦半世 亦照著你高興

我身體裝著誰人 兩歲半已定形了
早知包裝不太搭調
但我忍到那日 跟你初見面 才忍不了
砰砰蓬 猶如暴漲浪潮

我的心該屬誰人 壓制到接近忘了
差一點將本我殺掉
但咖啡可注入這汽水樽 濃香藏不了

我身體裝著誰人 兩歲半已定形了
早知包裝不太搭調
但我忍到那日 跟你初見面 才忍不了
砰砰蓬 猶如暴漲浪潮

我身體裝著誰人 我會說那是前世
跟今生的主角對調
但咖啡幽禁在這咖啡杯
同樣可使別人嚴重心跳
別怕軀殼外形 全部錯了 潛質先緊要

作者:黎翠珊

 《梁祝下世傳奇》舞台劇由何韻詩、周國賢、梁祖堯主演,於2005年9月演出,並在同年同月發行何韻詩主唱的同名專輯,收錄舞台劇歌曲18首,扣除純音樂和1首翻唱作品,其餘10首由黃偉文填詞。﹝1﹞


  舞台劇借「梁祝」傳說超越生死的愛、對性別錯摸的處境,創作了勞斯(周國賢飾)、萊斯(何韻詩飾)和萊斯下世--阿祖(梁祖堯飾)的故事,講述勞斯和萊斯相愛,勞斯趕不及赴約,令萊斯心願未了,去世時只有二十多歲。她投胎成男兒身的阿祖,起初不信一生一世,甚至緣定三生的愛。萊斯靈魂叫下世的自己嘗試愛勞斯,但阿祖已投胎成男人,不肯考慮勞斯,後來他終於見到勞斯,一見鍾情,恢復前世記憶,於是不理性別問題,希望再續前緣。這是香港少數以同性戀為題的舞台劇,事隔8年,在2013年仍有同志團體「大愛同盟」邀請主角何韻詩、周國賢出席同志音樂活動。﹝2﹞

  舞台劇沒主題曲,由18首歌組成,其中〈化蝶〉、〈勞斯.萊斯〉最為人熟悉。〈化蝶〉講述萊斯死後一幕,歌詞未脫離「梁祝」傳說死後化蝶的情節,未能展示「梁祝下世」(勞斯、萊斯)的故事之獨特性。〈勞斯.萊斯〉歌名雖與主角名字一樣,但從細節可見與舞台劇並不同,如歌詞「萊斯 只喜愛讀書」,而劇中萊斯是做時裝設計;另外此曲講述兩個男生在學校日久生情,而劇中勞斯萊斯在學校認識、相愛時是一男一女,故兩者很大出入。故筆者認為這些都不是最配合舞台劇的歌曲。

  網上評論集中於以上兩曲,只有少數提及〈汽水樽裡的咖啡〉,如一個同志網站推介舞台劇時提及此歌「是滄海遺珠」、「歌詞幾乎貫穿整套劇」。﹝3﹞筆者看法相似,十多首歌中,此曲最能配合舞台劇,道出主角戀上同性的無奈。

  此歌歌名和內容都以「裝咖啡的汽水樽」比喻阿祖的身心不配,外表是男兒身,卻擁有女人心。此曲在阿祖首次遇到勞斯的那幕唱出,除配合這幕劇情,歌詞內容亦貫穿整個故事。

  歌詞講述這幕劇情的主要是第三段(副歌段)。「我身體裝著誰人 兩歲半已定形了」,「兩歲半」只是一個虛構的數字,是指他一出生,內心就裝著另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前世的萊斯(最後一段直接表明:「我身體裝著誰人 我會說那是前世」,當中「前世」就是萊斯)。「但我忍到那日 跟你初見面 才忍不了/砰砰蓬 猶如暴漲浪潮」阿祖一直像一般男生一樣,直到遇上勞斯的一刻,內心的情感才爆發。歌詞完全配合劇中的阿祖和萊斯第一次相遇的情景。

  歌詞其他部份配合整齣舞台劇,道出阿祖錯生於男兒身的無奈,但是他選擇勇於去愛。

  第一、二段就表明他男兒身女人心的問題,其實阿祖前世是女生。第一段內容與歌名相近,以比喻手法暗示身心錯配,「我」認為外表與包裝不符的情況很有問題,對上帝提出懷疑,認為是上帝「將咖啡都裝進汽水樽」。第二段直接表述男人身體裝了女人心,懷疑自己心理。

  第四段「但咖啡可注入這汽水樽 情感藏不了」指阿祖喜歡勞斯的情感不能隱藏,即使上世萊斯的女人心藏在阿祖的男性體内,她對勞斯的愛仍然存在。

  第五段「何不也盡情湧出本性 別理裝的器皿」,「本性」是指萊斯的女人心,「裝的器皿」是指人外在的軀殼。阿祖在劇中多次反問愛一個人,外表是否最重要,他認為內心才是最重要。阿祖在劇中最後與歌詞一樣,不理會軀殼的性別,勇敢去愛。

  最後一段「但咖啡幽禁在這咖啡杯/同樣可使別人嚴重心跳/別怕軀殼外形 全部錯了 潛質先緊要」表明雖然錯生於男兒身,但仍然相信自己能使勞斯心跳,不怕錯身於一個男人的軀體之中,勇敢愛勞斯。

  若單獨欣賞此曲而不看舞台劇,可能會以為此歌講述性別認同、身心錯配、同性戀等問題,亦不明白為何主角體內裝著的是前世。舞台劇的內容深化歌詞,除講述性別認同等問題,更是一個跨越生死的愛情故事。歌詞表達出阿祖今世錯生成男兒身的無奈,亦表現現代同性戀者不畏旁人目光的勇敢。配合舞台劇故事來看,阿祖上世是女人,有著前世的記憶,他愛勞斯,能算是同性戀嗎?


﹝1﹞專輯中10首由黃偉文填詞的歌曲是〈化蝶〉、〈不是吟詩的時候〉、〈長不大〉、〈汽水樽裡的咖啡〉、〈十八相送〉、〈勞斯.萊斯〉、〈有人跟蹤我〉、〈做好準備〉、〈小淇〉、〈樓台會〉。

﹝2﹞〈逾千人彩虹音樂會 撐反性傾向歧視立法〉,《大愛同盟》,〈http://www.biglove.com.hk/index.php/chin/biglovenews/item/156-%E9%80%BE%E5%8D%83%E4%BA%BA%E5%BD%A9%E8%99%B9%E9%9F%B3%E6%A8%82%E6%9C%83-%E6%92%90%E5%8F%8D%E6%80%A7%E5%82%BE%E5%90%91%E6%AD%A7%E8%A6%96%E7%AB%8B%E6%B3%95〉,2014年5月22日瀏覽。

﹝3﹞《GDotTV》,〈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602261403163830&set=a.540558409334130.1073741831.118096818246960&type=1〉,2014年5月22日瀏覽。


參考資料:

魔鏡歌詞網: 汽水樽裡的咖啡
http://mojim.com/twy101089x16x24.htm

大愛同盟

http://www.biglove.com.hk/index.php/chin/






2015年6月3日 星期三

論潘源良〈攝氏零度〉中情的變化

填詞:潘源良

 積雪十多尺 已是尋常事
 快樂已蒼白 何日結冰我不知
 給你我的愛 誰料這體溫竟等不到下次
 擁著你 更冰凍更未停止
 
 願我濃濃的熱愛 注入沒窮盡寒流冰海
 使你復燃就像睡火山甦醒過來 熔岩似花散開

*誰也講氣候回暖 原來是冷在情天
 求讓我借地球高溫 叫這段情逃離冰點
 求我可偷取塵世一切暖
 去把你冰封的美麗重現於這天
 怎麼方可叫愛重燃 從零度再起升向未來
 更溫暖*

 積雪十多尺 不是半天事
 快樂已蒼白 何日結冰我不知
 給你我的愛 誰料這體溫竟等不到下次
 擁著你 更冰凍更未停止

 Repeat*

 就算地球焚燒 星火化成塵飄
 愛也是成全了 將不再動搖
 就算夢兒微小 只想重拾微笑
 也要在零度裡 把溫暖上調
 Repeat*

作者:陳俊軒

  潘源良(Poon Yuen Leung,1959年11月8日-)是香港著名的填詞人,有「浪子詞人」之稱。他自1980年代開始其填詞生涯,曾爲林子祥、譚詠麟等著名歌星填詞。潘源良擅於將自然情感細膩地流露於歌詞當中,他不但擅寫情歌,例如張學友〈遙遠的他〉等著名歌曲,還寫了許多很寫實、很有社會觸覺及思考人性的歌詞。



  〈攝氏零度〉是由潘源良填詞,由張敬軒主唱,收錄於張敬軒的第十一張個人大碟-《No. ELEVEN》第二版,並發行於2010年6月。
 
  〈攝氏零度〉的主題論及到全球暖化與人的愛的關係,全球氣溫因氣候暖化而上升,但可惜人的愛卻愈冷化,從詞中可透視了詞人對人性的反思,當中重用情感所渲染,亦表現出詞人的內心憂患及希望可暖化人性與人愛的願望及抱負等等。

  本文嘗試探討潘源良〈攝氏零度〉中情感的變化.而全首歌曲總括可分為四大部分,
當中的情感以不同的形式變化以下將作詳析:

  第一部分是由「積雪十多尺 已是尋常事」至「擁著你 更冰凍更未停止」。首句 「積雪十多尺 已是尋常事」當中的「積雪」是指人的愛被冷藏了,並有其普遍性;次句「快樂已蒼白 何日結冰我不知」是指出究竟人變得冷漠和缺愛的特質從何時發生呢?詞人對此表現帶疑惑又感嘆;第三句「給你我的愛 誰料這體溫竟等不到下次」指出對他人的愛很快又被結了冰可能是由於對方的抗拒與冷漠所造成;第四句「擁著你 更冰凍更未停止」指出人與人真實貼近的接觸原來更體現到人與人之間的冷漠,因為對方根本缺了愛。

  從第一部分看,它的情感是「感嘆帶悲」。在現今世界,人性耗損與缺愛的問題已極為普遍。詞人在此部分的情感較為感嘆,當中「何日結冰我不知」有帶疑惑又帶感嘆,「誰料這體溫竟等不到下次」中的「誰料」即「怎料到」,表示著感情的趺伏,帶有悲觀色彩,而「更冰凍更未停止」運用了兩次「更」字,表示著「冰凍」是負面的意義層遞著,見其嘆息的情感。故此,第一部分的情感是「感嘆帶悲」。
 
  第二部分是由「 願我濃濃的熱愛」至「熔岩似花散開」。首句「願我濃濃的熱愛 注入沒窮盡寒流冰海」是希望以自己為立足點,以自己對他人的熱情與熱誠,能打動眾人(沒窮盡)又「寒」又「冰」的心;次句「使你復燃就像睡火山甦醒過來 熔岩似花散開」中的「復燃」、「睡火山」、「熔岩」都用了火的意象來表示自己激烈的願望與衝動
,希望能夠融化已被冷藏的心與愛。

  從第二部分看,它的情感變化是「由悲到喜」。它經歷了第一段對現世的感嘆後,詞人開始進入自我的願望延伸,表達了自己既願望、夢想與衝動,這可以由詞人運用的火意象所見到,火有正面積極的象徵,故第二部分的情感較激昂,與第一部分裡情感有所變化,由悲(感嘆)到喜(激昂)。

  第三部分是由「誰也講氣候回暖」至「更溫暖」。首句「誰也講氣候回暖 原來是冷在情天」運用了對比手法,突顯氣候的暖化,人情卻不斷在冷化,此「情」非彼「晴」;次句、第三及四句「求讓我借地球高溫 叫這段情逃離冰點」、「 求我可偷取塵世一切暖」及「去把你冰封的美麗重現於這天」都表現出詞人希望融化人與人之間的冷漠與隔膜,使「人情」能重見天日;第五句「怎麼方可叫愛重燃 從零度再起升向未來 更溫暖」呈現一種畫面感,以自問自答的方式透露了作者的急切的意願與希望
,要重喚人間的愛與情,就是要由現在開始。

  從第三部分看,它的情感變化是「由激昂到迫切」。第二部分的「願我濃濃的熱愛 注入沒窮盡寒流冰海」與第三部分的「求讓我借地球高溫 叫這段情逃離冰點」,看似分別不大,同樣是表達詞人的願望,但內心的情感卻不同。詞人在此部分的情感是帶有迫切感,是第二部分(激昂意願)的昇華,可從字眼著手,第三部分有運用「求」及「偷」等字,第二部分出現的「願」是純粹的想像與希望,而第三部分用「求」,是比較以迫切的心作出行動,而「偷」也有急於行動的語境。

  第四部分是由「就算地球焚燒」到「把溫暖上調」。首四句「 就算地球焚燒 星火化成塵飄 愛也是成全了 將不再動搖」表示即使地球一切幻滅,只要人的愛與情仍存活著就足夠了;尾四句「就算夢兒微小 只想重拾微笑 也要在零度裡 把溫暖上調」指出不論人的身份、階級或志向等等如何,也會努力尋回人世間的愛。

  從第四部分看,它的情感變化是「由迫切到肯定」。第三部分的迫切重喚人間之愛的情感已得到詞人心理上的自我肯定,「愛也是成全了 將不再動搖」表現出人有愛可戰勝一切,而「也要在零度裡 把溫暖上調」指出眾人都必會努力尋回人世間的愛與情,可其詞人心理上的自我肯定。

  總括來說,潘源良在〈攝氏零度〉的情感變化,首先是對現代人缺愛的悲愁,再變為重喚愛願望的激昂,然後變化到對重喚愛願望的迫切,最後是對自我心理上的肯定以作歌曲的總結。可見詞人擅於運用情感的變化,情感可有轉折,亦有同中帶異,不單擅於寫情歌,還擅寫有關人生、社會等題材的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