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詞:周博賢
遊學遠方 習禮知書廣人網
原是女身 暗掩裝
校有規 訓令確 不允許巾幗求學
淑賢女子屬深閨居暗房
人在遠方 處身書齋感迷茫
尤幸與山伯結黨
夜唱詩 晝畫作 賞雨看星說文學
熱情暗生不可自抗
怕坦率 將心聲交代
怕草率 洩露祝英台
若擦肩強避開 然後視線驟改
不敢笑逐顏開
為什求覓到所愛 必先要死去活來
乞討無障礙對待
為什求活到精采 須將女身卸下來
自我蓋掩不自愛
會否等得見未來 女共男 均等競賽
重踏故鄉 赫知家中出狀況
嚴父配女予馬方
令似山 欠力抗 知付託山伯無望
二人最終不歸路往
再細想今天這一代
有哪種性別得偏愛
樂見風氣漸改 還是大智未開
酒不變舊瓶改
為什求覓到所愛 必先要死去活來
乞討無障礙對待
為什求活到精采 須將女身卸下來
自我蓋掩不自愛
會否等得見未來 女共男 均等競賽
為什求覓到所愛 必先要裝笑扮呆
苦哀求別人慷慨
為什求活到精采 須將襯衣卸下來
露背坦胸不自愛
會否等得見未來 女共男 均等競賽
作者:鄧艷媚
〈祝英台〉收錄於謝安琪2009年的專輯《Yelling》中,是第一首的派台作品,奪得2009年度四台冠軍的歌曲。周博賢的歌詞給人的印象是:「主題先行,命題作文,……有個預設目的,有些核心訊息」﹝1﹞、「敘事性的故事」﹝2﹞,我們看他的歌詞就好像是看一個完整的故事,而這故事背後都包含著一個訊息。以下將以〈祝英台〉為例,看他如何表達男女平等 的主題。﹝3﹞
外號「樂壇長毛」的周博賢,除了對政治事件關心外,也留意各種社會現象,希望透過歌詞引起大眾的反思。他如此解釋自己寫詞的原則:「我希望在整個音符的空間內,我用清晰的flow去表達一個意思。有人覺得我填詞好像是文章一樣……我覺得鋪排是一篇文章的基礎,這是我對自己的要求。」﹝4﹞在〈祝英台〉中,他就是以祝英台這個人人熟悉的中國古代愛情故事作為一個切入點,引發大眾反思當代男女平等的問題。
為了配合〈祝英台〉的小調曲式,周博賢以仿文言的形式填詞,用了大半的篇幅概述了梁祝的故事。但為甚麼要這樣做呢?耳熟能詳的故事還要花筆墨寫出,為的就是要以祝英台與現代的女性作一個比較。作為現代都市的香港,男女地位似乎不會再如古代那樣不平等。祝英台「遊學遠方」是為了「習禮知書廣人網」,因為古代「不允許巾幗求學」,女子只「屬深閨居暗房」。開首,周博賢寫出了古代女子在社會生活上的種種枷鎖,所以祝英台才要「暗掩裝」。在追求愛情方面,古代女子同樣是受束縛,「若擦肩強避開 / 然後視線驟改 / 不敢笑逐顏開」,因怕「洩露祝英台」,即使是面對所愛,祝英台不能安心面對,表達出了她當時失措無奈的心情。即使在婚姻大事上,祝英台都沒有置喙的權力,因「令似山」,才會有梁祝悲劇的結束,「二人最終不歸路往」。周博賢寫出祝英台的無奈,更讓大眾相信現代的社會已沒有這種不可理喻的情況。然而,他在說完故事後,筆鋒一轉,拋出了兩個問題,「有哪種性別得偏愛 / 樂見風氣漸改 / 還是大智未開」,並隨之給出答案,「酒不變舊瓶改」。表面上,現代女子在學習、交際、追求愛情、婚姻大事上都有自主權,女性地位有所提升。但想深一層,只是形式改變了,實質上,女性依然是背負許多的枷鎖。正如周博賢說「為什麼女人賺錢多過男人需要大事宣揚?……性別歧視依然存在,只是程度和形式不同,其實舊酒新瓶,依然是一個父系社會。」﹝5﹞說完符合聽眾內心設定的故事,馬上給予否定,目的就是為了顛覆他們的觀念,讓聽眾重新思考自己心中的答案是否正確。周博賢說:「大家可以通過流行音樂而聯想和反思一些事情……聽眾通過一個媒體,可以更多地注意到社會周遭的事,令思考層面更加廣闊。」﹝6﹞〈祝英台〉借古時經典故事與現代女性作對比,引發聽眾深層反思。這種鋪陳方式在其他的歌詞中也有見,例如:〈十二月二十〉以窮人和富人面對末日的不同情況和不同結果作對比,諷刺貧富不均的不公平情況。
除了上述鋪排的用意外,周博賢再在副歌部分,用類似的句式,寫出了古今女性同樣的悲哀。然而他在創作方面又加入了自己的特色:「我喜歡用實質例子,來表達我的概念多於純粹講述概念。」﹝7﹞從前女子要「活得精彩」,就要「將女身卸下來」,現今女子則要「將襯衣卸下來」,古代女子掩蓋女性身份,才讓人欣賞自己的才華。現今女性要顯露出眾的身材,才能讓人關注自己,才會有發揮自己的機會。「女身」、「襯衣」、「裝笑扮呆」這些實質的例子帶出歌曲的主題,女共男仍未均等競賽。這個特色在其他歌詞更見突出,例如:〈我愛茶餐廳〉用「星洲炒米古法蒸青斑/西冷扒叉雞飯」等實質例子表達茶餐廳的特色。讓表達的形象或極念變得更為立體。
詞人創作歌詞的目的就是為了讓聽眾思考,所以可見歌詞在創作和鋪陳的目的都是為了帶領聽眾就不同社會問題作思考。
﹝1﹞論謝安琪與周博賢(2014年5月23日瀏覽):〈http://ohce2.blogspot.hk/2011/05/blog-post_24.html〉
﹝2﹞謝安琪臨崖勒馬的《你們的幸福》(2014年5月23日瀏覽):〈 http://tinzhonglittlelily.blogspot.hk/2011/10/blog-post_15.html〉
﹝3﹞周博賢微博(2014年4月5日瀏覽):〈http://bbmadrian.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578423〉
﹝4﹞黃志華、朱耀偉、梁偉詩:《詞家有道:香港16詞人訪談錄》(匯智出版社,2010),頁369。
﹝5﹞同註2。
﹝6﹞同註5,頁299。
﹝7﹞同註5,頁30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