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詞:林振強
一張丟空了無人坐的凳
仍令我再不禁地行近
曾在遠遠的我以前 這凳子裡
父親仿似巨人
輕撫給腰背磨殘了的凳
無奈凳裡只有遺憾
在遠遠的以前 凳子很美
父親很少皺紋
獨望著空凳原我能
再度和他促膝而坐
獨望著空凳心難過
為何想講的從前不說清楚
曾懶說半句我愛他
懶說半句我愛他
過去我說我最是要緊
今天發覺最愛他
呼叫永遠也愛他
聽我叫喊只得一張空凳
作者:雷咏紅
林振强(1947-2003)以其獨特的風格才情及藉丰富的联想和过人的想象力,寫下多首經典,在粵語詞壇極具影響力。他早期的作品以奇喻名震詞壇,晚期作品也呈現奔放的想象和精妙構思。﹝1﹞借景抒情或借物抒情是他的慣常的寫詞手法,《空凳》(1985)便是其中一首出色之作。
《空凳》是林振強寫父子情的代表作,借一張櫈子表達對父親的懷念,流露出真摯深刻的情感,比直呼「我愛你」等直白的表達,情感來得細緻動人。歌詞抒發了對父親的懷念之情,追憶父親,也寄寓著物存人亡的感概。
寫父子情的歌詞多不勝數,林振強的《空凳》寫得尤其動人,格外觸動人心,感情真切深刻,林振強以物件——「凳子」來借喻父親,細膩地抒發對父親的思念之情,隱藏著物是人非的遺憾和傷感。本文嘗試從創作手法技巧細賞歌詞的內容和感情。
《空凳》的動人之處在于融情入景,由外物「空凳」引起詞人對父親的種種懷念和追憶,表達對父親的不捨。詞人由空凳聯想起父親,想起自己年輕時不懂表達對父親的愛,到懂得對父親表達真情的時候,父親卻永遠離開了,眼前只留下空凳和無盡的遺憾。
《空凳》運用敘事性的寫法,有故事性又富有畫面感。運用時空交錯的手法,現在和童年的時空互相穿插。運用前後對比的結構佈局,由凳子的嶄新到殘舊,延伸到父親由年輕走到衰老。使整首歌詞的意涵變得更豐富,感情表達更有層次。
「一張丟空了無人坐的凳 仍令我再不禁地行近 曾在遠遠的我以前 這凳子裡 父親仿似巨人」
歌詞首段由眼前景物「空凳」,不禁勾起童年時與父親相處的溫馨時光,回憶起凳子是父親以前經常坐的,并塑造孩提時心中父親「仿似巨人」的高大形象。
「輕撫給腰背磨殘了的凳 無奈凳裡只有遺憾 在遠遠的以前 凳子很美 父親很少皺紋」
由視覺描寫轉到觸覺描寫,「輕撫」著凳子,聯想起昔日的「凳子很美」,回憶中的父親也很年輕、「很少皺紋」, 字裡行間流露著對父親的不捨之情 。
「獨望著空凳原我能 再度和他促膝而坐 獨望著空凳心難過 為何想講的從前不說清楚」
副歌中,詞人情緒轉入高潮,表達心中的願望——希望與父親「促膝而坐」,歌詞中隱隱透露難過悔恨之情,責備自己「為何想講的從前不說清楚」,沒有及時向父親表達愛意,愛得太遲,愧疚與自責刺痛著心頭。
「曾懶說半句我愛他 懶說半句我愛他 過去我說我最是要緊 今天發覺最愛他 呼叫永遠也愛他 聽我叫喊只得一張空凳」末段,詞人深化自責的情緒,道出對父親深沉的愛。過去太自我,後悔沒有及時向父親表達愛意,當體會到父親的愛,的時候已經太遲,只留下遺憾。 詞人的內心獨白,懊悔之情及對父親的懷念之情,溢於言表,讀者起來有更深感受,血濃於水骨肉親情總有一種無以名狀的難以割捨,永遠是系在心頭的一塊肉。
詞人善於運用對比的手法,令人有更深刻的印象和感受。由凳子前後對比過渡到父親形象前後對比,暗示時間流逝,感情上的轉變。由實寫虛,由具體的凳子描寫抽象的感情,由起初溫馨的童年回憶到最後抒發懊悔之情,移情于物,融情入景,詞人的深情使人為之動容。
林振強是一個很懂得說故事的詞人,《空凳》這首歌就像一個故事,主角由童年的回憶回到現在,再抒發對父親的懷念,追憶父親,引起物是人非的感歎,帶出傷感的情緒,觸動心靈,引起共鳴。
由林振強動人的歌詞不禁使人想起「樹欲靜而風不息,子欲養而親不在」這句老生常談的話。中國人性格傳統內斂,很多都是愛在心中口難開,尤其父親常扮演者嚴肅寡言的形象,對子女的愛,也許粗糙卻依然深刻。子女對父親更多是敬畏之情,把對父親的愛默默的埋藏在心中。其實父愛如山沈穩而寬厚 ,不要吝惜對父親愛,不要愛得太遲,留下空凳的遺憾!
﹝1﹞朱耀偉、梁偉詩:《後九七香港粵語流行歌詞研究》 (香港:光亮文化有限公司,2011),頁114。
參考資料
朱耀偉、梁偉詩:《後九七香港粵語流行歌詞研究》 香港:光亮文化有限公司,201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