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2014年12月6日 星期六

從〈斯德哥爾摩情人〉看林夕筆下的病態人性


填詞:林夕

逃避分開的孤獨 情願一起不舒服
其實你那佔有欲 咬噬我血肉 怕我也有份教育

未能做空虛的枯木 滯留在擠擁的監獄
明白你有控制欲 我為了大局 上了癮也不戒毒

沒有獻出我的臉怎拍響 沒有兩巴掌怎制止痕癢
糊塗地軟弱當善良 誰就這樣變善良 你更放肆得漂亮

也許 當我感到窒息想逃亡 卻未戒掉浴血的欲望
也許早已戀上共綁匪苦海慈航
原諒你越愛越惡 滿足我預計的失望

是盲目地偉大成狂
還是受害受用 犯賤犯到被虐成狂
能為你忍受 然後當享受 那又何妨

為逃避輕鬆得孤獨 便寧願緊張得舒服
無謂設計了佈局 這樣快結局 愛與痛也不到肉

像戰爭片 最好有死有傷 未嚇到尖叫哭也不流暢
完全為配合我軟弱 才令你樂意肆虐 作惡也要好對象

也許早已不覺窒息想投降 舔盡你贈我的一額汗
也許早已適應 就此跟綁匪同床
誰料你 誰料我 能合作到愛死對方
應該也 不只一次幻想怎麼逃亡 卻未戒掉妥協的欲望
也許早已戀上共綁匪苦海慈航
情欲要被你勒索 也許有助刺激心臟

是盲目地偉大成狂
還是受害受用 犯賤犯到被虐成狂
能為你忍受 然後當享受 那又何妨

沒有我給你操縱的快感 問你的興奮知覺怎膨脹
完全為配合我軟弱 才令你樂意肆虐 作惡也要好對象

也許 早已不覺窒息想投降 舔盡你贈我的一額汗
也許早已適應 就此跟綁匪同床
誰料你 誰料我 能合作到愛死對方
應該也 不只一次幻想怎麼逃亡 卻未戒掉妥協的欲望
也許早已戀上共綁匪苦海慈航
情欲要被你勒索 也許有助刺激心臟

但無論是偉大成狂
還是受害受用 犯賤犯到被虐成狂
看著 是誰令幸福給殮葬
別喊冤 別叫屈 別訴苦 在這宗慘案
全賴我忍受 才令你享受
我是同謀 絕對是同謀

作者:梁琬琛


        被譽為「詞神」的林夕由80年代起填詞至今,是香港樂壇創作最多作品的填詞人之一,近年開始減產。詞評人梁偉詩所言﹕「隨着時間的轉變,林夕敏感細膩依然永遠流露着不平則鳴的慷慨任氣,但林夕已然把歌詞視為一種生活方式,放任地在字裡行間來盛載他對於世界的態度和看法。」﹝1﹞他的不少作品中對刻劃了他對社會、人性的觀察,亦表達了他對各種狀況的想法和批判。





        〈斯德哥爾摩情人〉收錄於陳奕迅2013年的《The Key》專輯中,這首歌的官方簡介是:「Eason這曲亦充滿了一份妖艷、迷離的愛慾情感。究意是絪着你才能愛着你,抑或願可做你腳下那堆爛泥,說到底是只有你情才有我願,旁人難以評論,林夕用全新的感情角度,寫出打破流行曲框架充滿叛逆的『虐待情歌』。」但有不少資料和評論指出這歌並非講述一對情人的情歌,而是在描寫香港人與中共的關係。在「我所愛的香港──林夕」講座筆記中記述他談及這歌時曾表示﹕「情人與公民都是一樣,沉默被虐者都是罪犯。」﹝2﹞我認為以愛情或是政治的角度理解這首歌亦言之成理。但在研究這歌時,我更著眼於林夕在此歌對病態的心理和人性的精彩刻劃,普遍人在聽到一些慘案時總會為受害者抱不平,林夕卻一針見血地指出受害者其實也是促成慘案持續發生的同謀,見解獨到,令人反思。

        先說歌名〈斯德哥爾摩情人〉,林夕巧妙的用了斯德哥爾摩症候群這個病症的特性去比喻病態的關係,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是指罪案中的被害者對於加害者產生情感,甚至反過來幫助加害者的一種情結。歌詞中形容的那位「情人」正正就如患上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病人,愛着那個虐待自己的人,甚至享受這種關係,是盲目,亦是麻木。

        為什麼有這種病態的心理呢?林夕點出了在於人怕孤獨。在「逃避分開的孤獨/情願一起不舒服」和「為逃避輕鬆得孤獨/ 便寧願緊張得舒服」兩句歌詞中,詞人道出了歌中的「我」們覺得只要有人作伴,縱使不舒服也比自己一個孤單好。詞人又以「枯木」與「監獄」作對比,樹木縱然生長在空曠的大自然,但與其做空虛孤獨的枯木,就寧願被困在有同伴但失去自由的監獄中。

        在歌詞中,施虐的行為是事出必有因的。詞人指出有「佔有欲」、「控制欲」的施虐者也全因為對方把「糊塗地軟弱當善良」才「樂意肆虐」。「作惡也要好對象」,社會上大部分人也欺善怕惡,其實全因為「我」的軟弱和成全了給如魔鬼般的「你」操縱的機會。

也許早已不覺窒息想投降 舔盡你贈我的一額汗
也許早已適應 就此跟綁匪同床
誰料你 誰料我 能合作到愛死對方
應該也 不只一次幻想怎麼逃亡 卻未戒掉妥協的欲望
也許早已戀上共綁匪苦海慈航
情欲要被你勒索 也許有助刺激心臟
是盲目地偉大成狂
還是受害受用 犯賤犯到被虐成狂
能為你忍受 然後當享受 那又何妨

        在副歌中,林夕利用綁匪、勒索等字詞去形容這一段扭曲的關係,「你」就像個作惡的罪犯,可惜「我」這個受害者卻是自願我被綁架和受折磨的。詞人用了三次「也許」這個不確定的詞語來突顯了「我」的軟弱無力,又用了三次「早已」去表現受害者對被虐的習慣和麻木。一個正常的人在這樣被傷害的情況下「應該也不只一次幻想怎麼逃亡」,可惜「我」卻選擇了妥協,茫甚至是渴望妥協。詞人直斥「我」是瘋狂的,認為自己很偉大是狂,犯賤地享受被虐也是狂,但我認為最狂卻是那句「 那又何妨」,被害者自願受虐,能夠為了愛的人忍受痛苦,然後又何妨去享受痛苦,由被虐變成自虐是最病態的狂吧。常把佛理融入歌詞的林夕在這首歌也不忘加入佛教的意象。「苦海」是指六道輪迴,「慈航」則是指佛教中的三寶,「苦海慈航」本是指皈依三寶,就能真正脫了苦海,出了輪迴的意思。我認為林夕在這歌用上這佛教觀念一方面是諷刺「我」妄想自己偉大得接受虐待然後就可以帶著愛的那個「你」一起走出苦海;另一方面是指「我」一直與「你」在一起其實就是一直沉溺在苦海當中。

但無論是偉大成狂
還是受害受用 犯賤犯到被虐成狂
看著 是誰令幸福給殮葬
別喊冤 別叫屈 別訴苦 在這宗慘案
全賴我忍受 才令你享受
我是同謀 絕對是同謀

        林夕以直斥其非的方式作結,他認為毀掉幸福的實際上是「我」自己,不應該再喊冤叫屈,在慘案中施虐者和被虐者都同樣要負上責任,被虐者是主謀,但甘願被虐者也是合作以愛之名傷害彼此的同謀。

        可憐的人都有其可恨之處,從〈斯德哥爾摩情人〉中,林夕指出了在一段關係中,被虐的也不一定值得被可憐,施虐的固然有病,但自願被害的病態人性豈不是更可怕更瘋狂?


﹝1﹞梁偉詩﹕〈與林夕談詞說理 〉,《華麗的戰爭》,2014年5月22日瀏覽,〈http://leungjass.blogspot.hk/2009/07/20090713.html〉。
﹝2﹞作者不詳:〈「我所愛的香港 — 林夕」筆記〉,《香港獨立媒體網》,2014年5月22日瀏覽,〈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22203〉。


參考資料:

朱耀偉、梁偉詩:《後九七香港粵語流行歌詞研究》,香港﹕亮光文化有限公司,2011。
作者不詳﹕〈The Key專輯介紹〉,《KKBOX HONG KONG》,2014年5月21日瀏覽,〈http://www.kkbox.com/hk/tc/album/2fjo-OvQuAS53o0F5qbW0091-index.html#album-description〉。
作者不詳:〈「我所愛的香港 — 林夕」筆記〉,《香港獨立媒體網》,2014年5月22日瀏覽,〈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22203〉。
梁偉詩﹕〈與林夕談詞說理 〉,《華麗的戰爭》,2014年5月22日瀏覽,〈http://leungjass.blogspot.hk/2009/07/20090713.html〉。
歌詞﹕〈斯德哥爾摩情人〉,《KKBOX HONG KONG》,2014年5月20日瀏覽,〈http://kkbox.fm/AS1hK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