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廣平
畢業於香港大學文學院中文系的林夕,具有深厚的文學造詣,熱愛中國文學及文學創作。他填詞喜用中國詩詞典故,亦愛寫文言以詩化歌詞, 令詞境更為深化動人。林夕在接受雜誌訪問時曾經說過「開始的2-3年,我比較重視文字的poetic元素,把填詞當作寫詩一樣。」
林夕的文字的功力在《傳說》一詞中可見一斑,具有濃厚的中國古典元素,文言和白話並用。在1987年創作的《傳說》,詞人通過古今愛情的對比,感歎現代愛情都變成了速食主義,不再吸引,至死不渝的愛情故事只能從古代的戲曲和文字中找尋。當中化用了三個文學典故,分別為《紫釵記》、《梁祝》及《帝女花》,現從歌詞文本分析之。
歌詞
「小玉典珠釵 鉛華求長埋 祝君把新歡 乘龍投豪門」
「小玉休相迫 檀郎無忘情 三載失釵鳳 瑤台求重逢」
運用了粵曲《紫釵記》的典故。「小玉」是霍小玉,「珠」指珍珠鈪,「釵」則指紫玉釵,是小玉和李十郎的定情信物。十郎得罪盧太尉而被發配邊塞參軍,一去三年毫無音訊,身無長物的小玉只好典當飾品,最後連上頭之物—紫玉釵也拿去典當。「(小玉滾花下句)散盡千金求歸訊,途窮何惜賣珠釵。你速尋侯氏到門庭,此釵貴重難賤賣。」(第四場〈典賣珠釵〉)「鉛華」借指婦女的美麗容貌、青春年華。「君」是李十郎,十郎返回長安後,被盧太尉施計,看見紫玉釵誤信小玉已經改嫁他人,傷心欲絕。但其本身仍堅決不願再娶,甚至「吞釵寧玉碎。」(第五場〈吞釵拒婚〉),後來惜被太尉以反唐詩威脅。因而答應娶盧太尉的五女兒。「新歡」指太尉的五女兒燕貞,娶太尉的女兒當乘龍快婿。
小玉從助她賣釵的侯伯伯口中得知五姑爺是十郎,認為他是忘情之人。「(小玉滾花下句)萬不料舊時結髮釵頭玉。改作新歡壓髻鳳凰簪。我誓闖侯門問十郎。為甚一段恩情化作煙消雲散。」(第五場〈吞釵拒婚〉)「檀郎」是婦女對夫婿或所愛幕的男子的美稱,即李十郎。「釵鳳」即梁園鳳,指小玉,李十郎因參軍而和小玉分離三年,小玉得知其將再娶,生不如死。「(李益接唱)三載隔別,冷落梁園鳳,至令愛妻病態沉重。」(第七場〈劍合釵圓〉)但事實上十郎未有忘情。「瑤台」指傳說中的神仙居處,十郎時刻希望和小玉相遇。
《紫釵記》中小玉和十郎的情路雖受多次阻礙,但兩人均深愛對方,甚至以死明志。最後兩人在黃衫人(即四王爺)的幫助下終成眷屬,是至死不渝的愛情經典。林夕以短短數句歌詞將整個經典故事《紫釵記》重點呈出來,而且用字華美精煉。
歌詞
「庵中孤清清 長平難逃情 江山悲災損 流離仍重圓」
「花燭映窺妝 難為郎情長 交杯飲砒霜 泉臺諧盟鸞」
「庵」指維麾庵,長平公主化身道姑慧清避難。「孤清清」是取自第四场 庵遇的一段開場白「 (長平「道姑身」挽舊破竹籃,背塵拂上介起小曲雪中燕)孤清清,路靜靜,呢朵劫後帝女花,怎能受斜風雪淒勁」庵中的生活清苦。長平在上山拾柴時巧遇世顯,「(世顯覺得道姑酷似宮主白)哎吔,點解呢個道姑咐似長平宮主呢嚇,莫不是宮主但幽魂現眼」(第四场 庵遇),長平雖多翻否認是長平公主,但在世顯追問下終於承認,因而是「長平難逃情」。「江山悲災損」指明朝亡國,世顯和長平公主被迫分離,但最後亦能在次相遇「流離仍重圓」。
接著四句是來自第四場的《香夭》。「窺妝」是指世顯挑燈看長平的新娘妝容。
「(世顯接唱)將柳蔭當做芙蓉帳,明朝駙馬看新娘。(挑巾介)夜半挑燈有心作窺妝。」世顯和長平在成婚之夜飲砒霜殉國,「(長平接唱)唉惜花者甘殉葬,花燭夜難為駙馬飲砒霜。」「泉臺」指墓穴,亦指陰間。「(世顯接唱)寸心盼望能同合葬,鴛鴦侶相偎傍,泉臺上再設新房,地府陰司裏再覓那平陽門巷。」希望死後在陰間仍能作夫妻。
此處運用了粵曲《帝女花》其中《庵遇》、 《庵遇》及《香夭》三個唱段。國亡家破,長平流離失所,周世顯四處訪尋,終在庵廟相逢。但他們沒有選擇隱姓埋名長相廝守,而是在成婚當日於舊皇宮裏交杯飲毒酒殉國,是壯烈的傳奇故事。
歌詞
「 自古書說梁祝寧願化蝶飛出苦痛 我也要化蝶躲入傳說內」
是運用《梁祝》的典故。這段寫來用字較為直接,少用文言。英台和山伯相愛但不能在一起,英台被逼出嫁,途經山伯墓地,跳入墓中,與山伯同穴,雙雙化為蝴蝶,飛向仙境,以另一種方式繼續相愛,即使死亡也未能分隔開他們。
《傳說》一曲中,運用典故的歌詞佔了一半,比重很大。一詞三個典故,文言與白話歌詞互相配合。通過古今對比帶出那種為愛犧牲 、等待 、付出 、至死不渝的愛情故事只能在古代的傳說中追尋。體現出林夕在詞中的中心思想—「談情」 已經淪為「遊戲」。
所有字詞解釋來自 漢典
粵劇《紫釵記》全劇本
http://hi.baidu.com/%BA%CD%CC%EF_%D4%A3%C3%C0/blog/item/0b988f0eba6bd1326159f3e4.html
粤劇《帝女花》全劇本
http://hi.baidu.com/%BA%CD%CC%EF_%D4%A3%C3%C0/blog/item/9b566700d8127b10728da508.html
新加坡《都會佳人》解讀-林夕 http://bbs.linxileung.com/read.php?tid-381.html
朱耀偉:《香港流行歌詞研究》,香港:三聯書店出版社,199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