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2012年4月20日 星期五

探究潘源良的「誰明浪子心」及「流浪的心」所隱含的社會功能


作者:梁博惠


潘源良的「誰明浪子心」一曲出自19898月,而這首歌首隱含了一些社會的內容,並非單單是一首情歌。

首先,我們可以先留意歌曲出現的時間,那是18988月。1989年對中國來說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年,因為於1989415日,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逝世。北京各校學生發起悼念活動,並發起集會遊行要求自由和寬鬆的政治環境,卻沒有獲當局回應。及後事件不斷擴大,直到64日清晨,解放軍開槍射擊天安門及長安大街聚集的群眾,事件終告結束。六四事件由悼念活動,演變成政治民主化的訴求,最後遭到鎮壓。

而這首歌偏偏出自六四事件之後,而且在八十年代的香港,音樂界在創作歌曲時題材上也有所改變。

在八十年代的時候,政治氣氛開始緊張,那是因為82年的中英談判,令港人對前途的不明朗。使香港流行音樂借來了當前的題材,政治性,社會性的方向前所未有的多,關於移民,太空人,新家庭問題,新戀情等作品都陸續出現。

所以,於八十年代的香港流行文化中,除影像化,包裝化及商品化外,政治化亦是一大特性。至於政治的含義,層面廣泛:吶喊和宣洩的呈現與論述,又或是抗議與爭取。談判時期,到大局已定的聯合聲明時期,音樂人和市民一樣,都沒有大多可以做到,因而以歌聲一起感懷身世。加上89年「六四事件」把大家對當時「一國兩制」,「五十年不變」的半信半疑,徹底變成完全可疑時,但生活始終如常,帶著複雜沉重心情的港人繼續為口奔馳。因此,流行曲的娛樂性功能,既給予人們的娛樂,又能抒發出自己的看法。

在「誰明浪子心」中,歌曲中的「她」很容易讓人聯想為女性。可是,按照上述的創作時間及香港音樂界的變化,可以推論出這個「她」不單單代表女性,而是可以解作「中國」。

「可以笑的話 不會哭
可找到知己 那會孤獨
偏偏我永沒有遇上
問我一雙足印的風霜 怎可結束」

這裡表達出我(一群知識份子,如:學生)一直希望可以找到一個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可是卻沒有人知道自己的心意,結果只有自己一直在走自己心中所確信的路。

「可以愛的話 不退縮
可相知的心 那怕追逐
可惜每次遇上熱愛
沒法使我感覺我終於 遇上幸福」

對中國充滿熱愛,因此對於為中國她的事件不會退縮,可是卻希望與國家有着相識相知的心,但每當自己好想令國家進步的時候,但總會令自己感覺不到幸福,那是因為中國當時並沒有真心了解和回應當時學生的要求。

「妳說愛我等於要把我捕捉
實在沒法擔起這一種愛
在這夜我又再度飄泊
妳的痴情 請勿繼續
請妳收起一切相信這晚是結局」

國家()表達愛的方式是一種約束,牽制(歌詞中用了「捕捉」),當年的中國政府只希望學生好好服從中國的一切理念,欠缺自由民主,同時也不欲進行改革。可是當時的學生根本不想這樣,他們希望民主,反對腐敗,推進改革。因此希望中國放棄約束,牽制他們的想法,年青人有一顆民主的心,不向中央政府屈服。

「聽說太理想的戀愛 總不可接觸
我卻那管千山走遍 亦要設法去捕捉
聽說太理想的一切 都不可接觸
我再置身寂寞路途
在那裡會有幸福 幸福」

在這一段,戀愛並不只是指愛,而是可以解為思想,理念。學生們即使要面對什麼問題,遇到什麼困難,不管要走過多少的路,他們也會堅持自己的想法。即使中國不聽自己的想法,他們也會繼續堅持下去,即使最後得很少人堅持,他們也不會放棄。

「家與國的夢 不結束
偏偏一顆心 抗拒屈服
必須要確實領略到
就算一生一世也甘心 沒有侷促」

家庭與國家的事件,會一一關心。而自己的想法會好好堅持,中國的做法是不會令他們屈服,不服從中國的管束,願意一生為國而憂。

而在「流浪的心」中,出自1990年,而這首歌和「誰明浪子心」一樣能和當時的中國政府有所關係。

「清醒眼睛 明辨看過每一件事情」

這一句表達出勸喻人們用眼睛看情事件的真相。

「這是一把 鏗鏘叫聲
說出當天的信念 艱險的世情」

這裡訴說出六四事件發生的時候,當時槍聲等從天安門廣場傳出,中國學生被坦克車等攻勢,血染天安門廣場。而當時的學生只是表達出他們的信念(即民主,反對獨裁,新聞自由等訴求),可惜卻換來危害自己生命的事件發生,被自己的國家武力鎮壓。

「那怕再經百萬年
曾為愛灑過熱血 曾經一哭千夫應
全為了共同心底呼聲
曾預計終會獲勝 可惜呼天天不應
同伴既別離 生死未明」

曾經為了中國的日後良好的發展而犧牲生命,當時,在開始的時候並不是很多人表達意見,可是之後人們開始紛紛和應,表達出自己心中的信念和想法。但中央並沒有聽取他們的意見,進行鎮壓。而結果是一些參與六四事件的學生失去音訊,是生是死還不知道。

「偏偏不信成敗得失 早註定
偏偏不信人類理應怨命
腳下祇得 孤單背影
奮鬥到底永沒停
四面漆黑 我像流螢
跑多少遠路 經多少鍛鍊
也要發光到黎明」

而最後一段的歌詞是表達出一種自己的想法和堅持,表現出只要堅信自己,命運是掌握於自己的雙手中。即使剩下自己,也會堅持下去,希望可以令國家的走向光明之路。

參考資料:
香港點滴系列 流聲 黃志淙著

中國噤聲六四事件 歷史傷口依然流血:
(http://ap.ntdtv.com/b5/20110605/video/64084.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