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2012年4月19日 星期四

淺談何秀萍的「家」與女性書寫




 


淺談何秀萍的「家」與女性書寫                                          Lam Yan Chung 

 
80年代的香港流行樂壇開始出現較多的女詞人,包括小美、唐書琛、何秀萍。筆者認為她在眾多詞人中是最能表達陰性風格,詞風可謂別具一格的。

陰性書寫又稱為女性書寫、女性文學,其定義一直眾說紛紜。廣義的定義如孫紹先《女性主義文學》所言:「凡是反映女性在男權社會中的苦悶、徬徨、哀怨、抗爭的作品,不問其作者性別如何,都視為女性主義文學」。狹義的定義如黃重添等人合著的《台灣新文學概觀》所言:「女性文學是指女性作家以女性為創作中心的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著重反映女性在男權社會中的苦悶、徬徨、哀怨、抗爭,反映出女性意識的覺醒,表達女性特有的同情、愛、堅忍與包容的品行。」亦有主張女性文學的範疇應涵括女性作家所有的作品,如任一鳴《中國女性文學的現代衍進》書中所述。

在這篇文章中,筆者視女性書寫的是一種經驗性書寫,主要凸顯女性氣質(feminity)。它也是一個敘述視角與文本的引介,「女性」是寫作的結果,而不是寫作的源泉。凡是以女性發聲,或以女性為主題,並藉「女性」作為衍義的符號,以抒情寫志的,都可稱為「女性書寫」。

「家」在何秀萍的詞作中是經常出現的意象,從中亦可反映她善於細節鋪敘的
陰性書寫特質。現在,就從達明一派1987年的經典作品〈那個下午我在舊居燒信〉開始,一窺究竟:

〈那個下午我在舊居燒信〉
作詞:何秀萍
作曲:劉以達
編曲:劉以達

從頭重認束束書信
從頭重認這「你」字
從層層疊疊的箱子裡
從從來沒細認面前即倒的故居

從頭重拾身邊瑣碎
從頭重拾某印象
從重重疊疊的光影裡
從從來沒有兩樣那花香的記憶

茫茫如水一般日子淌過
如風的呼吸記憶於我
面對舊時聽往日聲音
如水一般日子淌過
如風的呼吸記憶於我
面對舊時看歲月燃燒



主人公一個人在陽光下、故居前一邊燒信,一邊緬懷往事,如新詩般使用了一連串的排句、平行句式、重複文字,達致一種來來回回的迴旋感覺,營造了一種淡淡的哀愁。在從來沒細認卻即將倒下的故居前燒信,令如風的記憶、瑣碎的往事一一再次浮現,燒信的同時亦是「看歲月燃燒」,難道這是一種與過去分離的悼念儀式?一個「看」字凝練地揭示出主人公那種懷念過去的濃情意深的心情底蘊。


陰性書寫的一個重要特質是書寫自己身邊的人事物。 1995年的作品,〈在家千日好〉捕捉了生活的細節、零碎的片段:

〈在家千日好〉
作詞:何秀萍
作曲:蔡一智
編曲:陳嘉樂

放下了窗簾隔絕街外燈
收起了活躍奔撲街外心
良夜就附托這身絲睡衣
蓋著厚顫喝著暖湯
擦淨了風沙卸下絨大衣
埋入了梳化深處享平安
茶涼掉按著爐再煮咖啡
漫無目的家中沉醉

愛就跳 愛就笑
盡情地哭
笑倦了 跳倦了
便沉睡去
再沒有 人讓我
能讓我牽掛
能像我戀上我的家
放下了心中各樣哀和傷
讓床共燈給我投靠撫慰
去准我寫意率性的生活
從來未讓我失意過


〈在家千日好〉如電影片段,從女主角進家門之後一一記錄,放下了窗簾、穿起絲睡衣、蓋著厚顫、喝著暖湯,只有「埋入了梳化」才可以「享平安」。為什麼這個家能給予詞人這種安全感?原來,詞人可以在這個獨立自由的空間中盡情地跳笑哭,不再需要理會介意他人的眼光,率性的無憂無懼過生活,這樣使到心靈得到完全的釋放,自然能放下了心中各樣哀傷。             


表面上,1998年的〈一些生活〉好像只是寫如何在家中消磨時間:

作曲:許冠傑
填詞:何秀萍
編曲:王雙駿

一些音樂 一杯可樂 今天不尋娛樂
只想趁天氣漸涼 好去讀一些小說
然後再慢嚐二菜一湯
一些等待 等到虧待 終於非常無奈
只不過相對無言 不說話 翻開早報
沉默裡 咖啡後 淚如雨下

時間 流逝中不會暫停
玫瑰 曾盛放在春天
沒有不變事情 每天都會發現
再無聊 也都想回家

青瓜敷面 真的方便 貓貓都來查驗
三點半香氣傳來 只有熟悉的餅店
能讓我 將心事 活埋裡面

關於失落 關於喜樂 多少都曾尋獲
當初要緊記內容 今天亦印象朦朧
如夜雨 到天亮 便停了下


但筆者認為這是一首極佳的自我開導的心靈歌曲,當中包含了道家的思想概念:正如歌詞中:「時間,流逝中不會暫停」,人生總有高低起伏,但時間的流逝令一切失落喜樂成為過去,只有懂得自的排解,釋放自己,所以在家時不用再故作坚强,可以聆聽自己內在的需要及宣洩內心的情緒:「沉默裡,咖啡後,淚如雨下」;失意不快就如「夜雨,到天亮,便停了下」,故此要用坦然的心,包容自己的一切,放下负面的情绪、問題,才能真正活得灑脫自在,所以最後詞人說:「再無聊,也都想回家」,家被詞人視為是一個自我療傷的空間。


這個家有時是浪漫的,在1999年的〈我愛廚房〉中,可見一斑:

作曲李端嫻@人山人海
填詞
何秀萍  
編曲
李端嫻@人山人海

緩緩慢慢漸漸溶化 靜靜往舌尖開了花
甜甜糯糯輕輕巧克力 壞心情亦吞下
濃濃淡淡地揮發魔力 熱量製作無窮氣力
過去今天他朝每感無力 開懷大嚼
沒有地方 有這些熟悉安慰
爐上濃湯 伴個香草鮮蝦闊麵
能與他日日吃 甜苦辣細味鹹甜
讓菜式按摩他腸胃 味覺代傳情
還與他飯後抹著杯碟預算未來油鹽
鬧笑著任泡沫吻唇邊 la la la la...



多了一個他,少了一種孤獨感,使到〈我愛廚房〉與其他同樣闡釋「家」的作品截然不同,這個「家」代表了親密意象,是「能與他日日吃 甜苦辣細味鹹甜」、「與他飯後抹著杯碟預算未來油鹽」的地方,看似是繁瑣的的描述,但達致真寫感十足,如實的反映出一對情侶以食物傳情的甜蜜生活, 因此詞人說「家」能給她一種「熟悉的安慰」,與其他作品將「家」定位為倦鳥歸巢的空間不同


何秀萍作品中的「家」一方面能保存了個人自我的空間,同時又給予以無限的投靠與撫慰、不論外界是如何改變「這桑田,從滄海中片片幻變」〈不一樣的夏〉,但只有「家」能「容納你,容納我」。從上述討論的作品,亦可反映出何秀萍善敏銳的觀察,以感性細膩的筆觸描寫了戀家的生活細節,看似缺乏系統的敘述,卻正正是詞人獨有的女性書寫手法。   


參考資料
書籍
1)朱耀偉:《香港流行歌詞研究──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1999

網頁
1)歌詞轉載來自魔鏡歌詞網 http://www.mojim.com/201241日瀏覽)

論文:
1. 陳麗明、徐千惠、梁淑玲、邱素雲合撰:女性書寫的理論與應用──區域文學探索之六〉,北一女中2009。

2趙桂芬歌西曲的女性書寫特徵〉,《東海中文學報》,第20期(2008年7月) ,頁 105-132 。


圖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