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2012年4月21日 星期六

〈滾滾紅塵〉中的情緒發洩


〈滾滾紅塵〉中的情緒發洩                                                                           作者:陳華元

    作家三毛寫《滾滾紅塵》,題材是張愛玲跟胡蘭成的感情瓜葛。搬上大螢幕,羅大佑譜曲,親自操刀國語版歌詞,粵語版,由視張愛玲為偶像的林夕填詞。此文所指的〈滾滾紅塵〉就是林夕的粵語版〈滾滾紅塵〉。

    羅大佑自填的〈滾滾紅塵〉,美化、淡化了張愛玲的不幸,到林夕手中,整股情緒雖然已經刻意有所收斂,但散發出來的恨,其實也到毒了。先看歌詞。

〈滾滾紅塵〉

是一個錯誤年份
認識不應結識的人
燒毀一生浮華 無非要換來他灰飛了的關心

情感永遠沒名分
像鬆緊不對稱的琴
拖拖拉拉 奏不出驚世故事 只得沙啞聲音

愛似愛 親難親 擁抱盡頭是黑暗
錯已錯 忍難忍 翻天覆地也難近
人間有惹恨情人
沒伸手拯救我的神
生生死死 原來無非要換來他半天半點遺憾

愛似愛 親難親 擁抱盡頭是黑暗
錯已錯 忍難忍 翻天覆地也難近
或者這就是榮幸
令今生不愛我的人
子子孫孫 流傳着他與隱秘的我相愛的傳聞

愛似愛 親難親 擁抱盡頭是黑暗
錯已錯 忍難忍 翻天覆地也難近
未知這是沒緣分
用千手千眼去找尋

翻翻滾滾 原來無非也換來一抹泣血的紅塵
一點一點淚水終會化造一抹泣血的紅塵
    歌名叫滾滾紅塵,寫的是一個亂世夾縫中一段不能令人高興的男歡女愛。乍眼看,〈滾滾紅塵〉只是一篇自傷之詞,哀自己的不幸,所託非人,瀰漫的是一陣濃濃的怨。然這篇自傷之詞,由身為張迷的林夕代入,怎可能不為偶像吐口污氣?

    歌詞開首「是一個錯誤年份,認識不應結識的人」,其實很應題,就是整個故事的濃縮。接下來的「燒毀一生浮華,無非要換來他灰飛了的關心」,根本就是林夕替張愛玲的抱打不平,那種不甘,要開始異穿全詞。像「情感永遠沒名份」指的是一種不受肯定(張愛玲跟胡蘭成的夫婦關係幾乎無人見證,法律上亦不受認可);「愛似愛,親難親,擁抱盡頭是黑暗」、「沒伸手拯救我的神」是一種絕望,也是詞人所發的痛斥,張胡兩人的關係走到盡頭,只有黑暗,沒有前景,能夠拯救張的「神」──胡蘭成,這樣神化他,算是很狠的羞辱了。

    最令人心寒的恨,一定由愛而生。女人愛一個人,愛到甚麼程度,恨一個人,就會恨到同樣的程度,又或更深更深,而且可以毫無理由。來看看雌雄同體的林夕怎樣發揮他的怨婦角色。「錯已錯,忍難忍,翻天覆地也難近」,張愛玲明知故犯,說實話,自己也有點責任,但一直付出而得不到回報,恨就會慢慢昇華。「燒毀一生浮華,無非要換來他灰飛了的關心」,「生生死死,原來無非要換來他半天半點遺憾」,從希望換到灰飛了的關心這樣卑微,到即使只能令對方有半天半點遺憾,也願意生生死死,這樣自殘,不毒嗎?

    全詞情緒爆發位置,在「或者這就是榮幸,令今生不愛我的人,子子孫孫流傳着他與隱秘的我相愛的傳聞」這三句,怨恨不止一代,還要禍連世世子孫。初看時,就覺得林夕在這邊把張愛玲的小心眼用得太損人。壞人名聲,也要先壞自己名聲,而且,還自以榮幸,也不可以說是不變態了。難怪林夕會自注:
電影寫張愛玲,詞也很張愛玲。哭著寫,子子孫孫流傳着他與隱秘的我相愛的傳聞。我希望這只是怨而不算毒。
到他徒弟林若寧眉批:
經常反問自己一位出色詞人是否必定是一個怨婦,〈滾滾紅塵〉最有殺傷力的一句應該由「子子孫孫流傳着他與隱秘的我相愛的傳聞」自動當選。這種着紅衫跳樓式的怨毒真是厲鬼纏身威力無比[1]
到不約而同選上這一句。

    林夕的〈滾滾紅塵〉,把情感的噴發埋得半深,爆發出來,還是噴到老高。


1. 林夕字傳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