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2012年4月20日 星期五

〈這一個夜〉解析及與同類歌曲之比較(下)

                                                                                                                                          作者:許惠芬

演繹手法比較與〈在這孤獨晚上〉

       同是寫孤獨的夜晚,與林振強差不多同時期的潘源良有不同的演繹手法。林氏以旁觀者角度寫某個夜的一個人,寄放自己的心情,而潘氏則直抒胸臆,沒有半點保留。

       林氏在〈這一個夜〉中,對景色的描寫並不算細膩,也沒太著重氣氛的渲染,只提及「窄巷」和「破舊皮箱」兩項比較灰暗色彩的景物;而潘氏在〈在這孤獨晚上〉這首詞中則較注重對環境的描寫和氣氛的烘托,他寫光「晚燈閃亮/ 燈光總也照不進窄巷」,寫聲音「只有喧嘩與叫嚷」,環境是「四方擾攘 四面牆」,而途人則是「實在太匆忙」,對自己周遭的景物描寫細緻。鋪墊一番之後,「孤獨」感覺便浮現讀者腦海,詞人便大抒心中孤單與愁煩,副歌中叫嚷了七次「在這孤獨晚上」,而後寫「歸家不免心中悵惘」、「明日還怎知去向」、「只想將我眼睛閉上」和「不想多講」等等心中感受,讀者則容易引起共鳴。至於〈這一個夜〉雖然沒有細緻描寫景物,但詞人對演奏者的心理描寫足夠,詞人奔向演奏者一起唱歌的圖像更將詞人的孤單感受表露無遺,兩首詞一個著重景物描寫,另一個著重心理描寫,但同樣帶出孤獨的感受,只是一個「呼叫」出來,另一個「滲透出來」而已。

四字句比較與〈投奔那方〉

     〈這一個夜〉的一個特別之處,就是它正歌部份都是每句四個字,以兩句八個字表達一個意思,例如「兩手奏着  結他歌唱/ 腳邊一隻 破舊皮箱」前兩句八字寫拿結他彈唱,後兩句八字寫腳邊的皮箱。四字一句,兩句表達一個意思的手法沿自於《詩經》,例如〈蒹葭〉裏「所謂伊人 在水一方」,甚富節奏感,而這首歌的曲採用的是節奏較慢的藍調風格,在一個小節裏有四拍,剛好唱出四個字,演唱者林子祥正好在這首歌表現其滄桑而富爆炸力的嗓子,每個字都得到詮釋演繹。至於四個字難以表達豐富的意思,八個字則可補其不足,所以聽首四字意思猶有所缺,加上後四字意思才完整,即如詩中的「流水對」,旋律上也有這種關係,音樂裏稱之為「解決」。至於副歌部份,詞人用上較長的句子,總共有四句,都是詞人心中的問題,例如「為何仍然未慣漆黑的空間 /為何常常要風中慨嘆」之所以用長句,是因為要表達長期在思緒裏糾結的一系列疑問,如果用四字句則難以表達清楚,在此處轉用長句,也可避免通篇四字句的枯燥感。

        林氏有另一首詞〈投奔那方〉,亦是由林子祥演唱,幾乎通篇都是四字句,例如首幾句「人海那方/ 塵埃四闖/ 人奔這方/ 人奔那方/ 尋找這些/ 尋找那些」句子對偶重複,很多上下句即使分開意思不缺。只是詞人覺得單寫不夠,重複寫能夠增強空間的表現力,所以人不單「奔這方」,還要「奔那方」,不單要「尋這些」,還要「尋那些」,空間拉闊了,便帶出了主人翁那種天地雖大無處容身、無處得安慰的感覺,而詞人描寫完這些「慘況」後,突然挺身而出,告訴主人翁自己便是避難所,歌詞寫道「無須哭 /途中還有我/ 如想哭 /途中還有我」意思其實一樣。可見〈這一個夜〉和〈投奔那方〉雖多用四字句,但目的不同,前者將破碎的片段結合,而後者則旨在擴闊空間意境。


參考資料


〈這一個夜〉解析及與同類歌曲之比較(上)
http://cantonpopblog.blogspot.com/2012/04/blog-post_1255.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