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葉家輝
張學友主唱,潘源良填詞的〈情已逝〉音律動人,主題很明確點出情已逝去,但回味歌詞,當中的感情又真的是逝去了嗎?讓我們一起探討,先看歌詞:
作曲:來生孝夫
填詞:潘源良
編曲:雷頌德
*是誤會 還是彼此欠缺默契
從前情濃如酒卻遇著防衛
今天的妳已是鉛華盡洗
回我身邊不過當初的愛已漸逝
#滴著淚 問什麼因素錯誤計
情人能重逢心卻未獲連繫
今天的妳已像完全陌生
就算始終不變一般的美麗
△情已逝 妳當初傷我心
令我悲悽 不得不放棄
柔情何時已消逝 沒法可重計
情已逝 妳當初一帶走
便再不歸 雖今天再遇妳
濃情仍然似水逝 從前莫再提
Repeat *,#,△,△
句句歌詞中,都明確指出感情已經逝去,但試問若果感情真的逝去了,還會花力氣去寫詞一首嗎?正如老子在道德經十八章中說道:「大道癈,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處處辨證,恰好讓人從〈情已逝〉中,感受到其實感情還沒有逝去,玄虛罷了。
在歌詞前部份,先說出了一些現實情況:「是誤會/還是彼此欠缺默契/今天的妳已是鉛華盡洗/今天的妳已像完全陌生/就算始終不變一般的美麗」,指出詞人與愛戀對象之間的一些問題,不知道當初是因為誤會還是因為別的因由,令到兩方欠缺默契,致使兩者分開了。到了今天,縱使愛戀對象「回我身邊」,不過「當初的愛已漸逝」了,這裡的「愛已漸逝」沒有明確指出到底已逝去的愛,是屬於作詞人還是她,但是想深一層,如果愛已漸逝的是她,那麼她還會「回我身邊」嗎?所以故且相信,愛已漸逝的是作詞人自己,整首歌詞,只是作詞人的內心獨白。
可是問題又來了,詞人又說:「滴著淚/問什麼因素錯誤計/情人能重逢心卻未獲連繫」,作詞人的感情明明逝去了,還要滴著淚的問道,到底是甚麼錯誤的因素,令到你我情人之間,即使再度重逢,但心與心之間的距離,卻隔了重山,未能再度相遇,致使相遇的,只是人,而不是你我的內心。如果感情真的是逝去了,詞人為甚麼還要滴著淚呢?這是最佳例證顯示出詞人的感情非但沒有流逝,甚至愛已加深,大聲說出情已逝去,只是詞人自欺欺人的手法,如果真的放下了,就不會再三眷戀。
此後,歌詞下半部份不斷再對「情已逝」這一個想法,加以重覆,強調自己的感情真的是沖淡了,情已不再。甚至乎用例子去說明導致原因,是你「妳當初傷我心/令我悲悽」,所以才使到自己「不得不放棄」,至於「柔情何時已消逝」就已「沒法可重計」了。這裡表面上是整首歌的主題最好的解釋,「你當初傷我心」,但是「柔情何時已消逝/沒法可重計」又使這段逝去的感情添加了無數疑問,逝去的是柔情,那麼現在餘下的,又是甚麼情呢?絕對不會是冷酷無情,若真的無情,豈會如此?而「沒法可重計」又令人有所疑問,是真的忘掉了呢?還是全然沒法忘掉?以前文後理去推斷,後者的可能性甚至大一些。
最後詞人再說出「濃情仍然似水逝/從前莫再提」,再三強調情似水逝,莫再提啊莫再提,更有欲蓋彌彰的意味。就像情人間的打情罵悄一樣,「我恨你、我恨你!」這並不是真的恨,是假恨,借恨來說愛。在此處,看來也是一樣。歌詞後半部份由「情已逝,妳當初傷我心」到「濃情仍然似水逝,從前莫再提」這部份,總共重覆了三次,不停的叫喊不要重提從前,就像此地無銀三百兩一樣,越是重覆,越是明顯。說要忘記的是自己,提得最多卻又是自己,別人又如何會相信作者的感情真的是逝去了呢?
回顧整首歌詞,表面上,詞人說這段情是已經逝去了,但實際上,處處充滿著詞人對這段感情的發泄,對這段感情的不堪回首。真正的意思,是作者對她的執著罷了。
魔鏡歌詞網:http://mojim.com/twy100092x83x1.ht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