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2012年4月17日 星期二

從接受美學解讀演繹者對《明星》的再解讀

從接受美學解讀演繹者對《明星》的再解讀        鄧嘉琦


本文主在探討在歷年以來,讀者對《明星》這首歌在再創作時中產生的不同意義。由此證明一首好的歌詞是會歷久不衰的,而且能隨時間而產生更深一層次或不同的意義。

接受美學是指作品是由作者和讀者共同創造出來的,作品文本意義其實是通過讀者閱讀而產生的。其主要理論觀點是指讀者並不是被動地反映和接受文學作品,而是以他的經驗積累構成的「審美期待視野」為基礎的。它限制了讀者對文學作品含義的理解,同時,使得讀者能夠在自己的「視野」中,用自己的「審美定式」對文學作品進行再創造,因而形成了不同的評價。

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其露於表象的意義總是微乎其微的,而其內部蘊涵的深刻哲思卻是無窮無盡的。這可以被稱作「作品意義的空白和不確定性」。一部作品中的空白和不確定性,便構成了「召喚結構」,召喚人們運用自己的審美經驗和想像力去填補空白,挖掘文學作品的審美價值。

當做歌詞研究時運用接受美學,我們可以嘗試大膽假設每個歌手的演繹都是一次對文本的閱讀,而觀賞者對歌詞的理解可以說是一種建基於歌手的閱讀的再閱讀。以下試從不同演繹者所演唱的《明星》分析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dLYMBi3CdE(1975年冠軍張瑪莉)

1976年的《明星》為佳視劇集的主題由,由1975年的港姐冠軍張瑪莉主唱,可惜張的歌藝平庸,因此《明星》這首歌並沒有很多人留意,提起《明星》也只會想到那是一套佳視劇集。或許因為當時的讀者根本沒有留意,因此1976年這時期,也沒有什麼人討論此歌。簡單而言,讀者當時對此歌的觀感就是「張瑪莉不懂唱歌」。

南方都市報就有一篇文章,提到以上這個說法,而《香港歌詞八十談》中亦提過相關討論。


以上節錄至南方都市報網上資料。
http://ent.sina.com.cn/r/m/2005-01-14/1917630996.html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gFsGnKszzE(1976 陳麗絲 《明星》)

這歌在1976時並不顯眼,但寶麗金唱片公司深知這是一首好歌,因此1977找來歌手陳麗絲重新灌錄。於是歌曲就此開始受到關注。一般而言,陳麗斯絲的歌迷當然會覺得這個版本最好聽。同時,我們亦可以發現一樣一個現象,就是1976至1977年期間,讀者們未有對《明星》的歌詞作一個深入的解讀或討論,大家對《明星》這歌似乎只停留在歌手的表演和歌藝上。


以上讀者反應節錄至http://www.youtube.com/watch?v=wwE8tBPY2bk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St7jhb5iEo(1981葉德嫻 明星)


1981年葉德嫻於《星塵》專輯內再次灌錄《明星》,這個版本在當時極為流行著名,亦是《明星》最廣為人知版本。有很多人因此以為這是一原創歌曲,雖然及後許多歌星重唱此曲,但讀者始終認為葉德嫻所唱的就是最原始的。作者黄霑亦曾撰文寫道:「葉德嫻把歌重新注滿感情,且用非常自由的方法演繹,還收在了個人大碟裡!《明星》,因此,出了生天。」 讀者認為葉德嫻把這首歌的情感唱出來了,葉德嫻的《明星》引起了大家的共鳴。由此亦都講出一點,讀者開始對《明星》歌詞進行一個較深入的解讀,開始去了解歌詞的內涵。讀者認為葉德嫻沙啞的聲線加上獨特而充滿感情的爵士唱腔,完全地把《明星》中對逝去感情的懷念唱了出來。「當你見到天上星星 可會想起我  可會記得當年我的臉 曾為你更比星星笑得多」葉德嫻把自己的感情注入了這首歌,使歌詞多了一份女性的堅強。在讀者的解讀中,這時候的《明星》仍然是一首流行情歌。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St7jhb5iEo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St7jhb5iEo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ombIwdp7A(1997 張國榮 《明星》)


多年來眾多歌星先後灌唱,如費翔(國語版)、張國榮、梅艷芳、曾路德、陳潔靈等等。歌詞的解讀大抵一樣。直至1997年張國榮在告別演唱會時唱出《明星》這首時,全城又牽起一陣騷動。讀者、歌迷紛紛對張國榮離開樂壇表示不捨和惋惜,歌詞中「明星」一詞因此在解讀上出現了變化。讀者覺得《明星》是代表張國榮自己,在告別演唱會中演唱就是希望觀眾不要忘記他。而張國榮深情演繹亦的確打動了不少讀者,改變了當時讀者對《明星》此歌的解讀,及後這首歌就與張國榮扯上一個密切的關係。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ombIwdp7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