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2012年4月15日 星期日

淺談許冠傑作品風格


作者:蔣暋之

       許冠傑為香港七十年代的創作歌手,其作品風格獨特,廣受大眾歡迎,令粵語流行曲再度興起。

       許冠傑最令人印象深刻,莫過於鬼馬通俗的作品。他曾在訪問中表示「我的歌是唱給一般大眾聽的,我覺得絕大部份的香港人都是說這一種語言,我無意為一小部份人作曲,只希望大家能接受我的作品。」(《音樂週刊》,19773月「訪問許冠傑」)所以,許冠傑填詞運用大量通俗鬼馬、生活化的用語,而這些「鬼馬歌」許多都能夠反映社會現實。例如〈半斤八兩〉以地道的廣東話填詞,簡單一句「我哋呢班打工仔,一生一世為錢幣做奴隸」已非常傳神地說出打工仔的心聲,為他們宣泄不滿,所以很容易引起大眾的共鳴。正如黃霑所寫:「閒閒一筆,已經勾出香港全部藍領白領人的深心慨嘆,功力之深,無法不令人折服」。(黃湛森:〈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與興衰:香港流行音樂研究(1949-1997) 2003,頁118)又如〈天才白痴/錢錢錢〉亦都表達草根階層的心聲,反映當時生活艱難,「阿女嗌肚餓,屋租都要拖」,許多時要借錢渡日。又如1979年的作品〈加價熱潮〉反映70了年代末,這經濟起飛的年代,物價不斷通貨膨漲的情形。許冠傑以輕鬆鬼馬的方式帶出低下階層面對衣、食、住、行樣樣加價,「真金白銀貶晒值」,除了無奈、擔憂,就只有「發起爛渣,谷鬼氣」,貼切地講出普羅大眾的苦況,作品極受歡迎。

       許冠傑亦會以鬼馬的手法來諷刺時弊。好像〈點解要擺酒〉諷刺人們明明很窮,但因為傳統習俗、為面子,結婚時大排筵席,結果擺酒後欠下一身價,「累到夫妻一世憂」,下半世「做到獅子咁口」,引起大眾思考到底擺酒為何,是不是隨着時代改變,這些傳統習俗可以簡化呢?又如〈人辦〉諷刺人的惰性——「返工等放工」、裝病請假,以及貪小便宜等。又如〈先敬羅衣後敬人〉表面上鼓勵人們花盡金錢去打扮,穿得好就會「做嘢亨通包冇難」。但其實是諷刺世俗著重外表,即使窮到極都要「死撐」,「寧願小吔餐」,都要省點錢來買時裝。詞人常以這種嘻笑怒罵來諷刺社會上怪異的現象。

       勸世味道是許冠傑作品的另一風格。不論輕鬆通俗的,還是文雅詞作,或多或少都包含了些簡單的人生道理,從中可看到詞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譬如〈極酒當歌〉勸世人要樂觀,拋開生活、感情的憂慮,不要計較成敗得失,一切自有「神靈」管轄地球,所以不必有掛慮。另一首膾炙人口的作品——浪子心聲〉亦都勸人放下擔憂、不計較名利,「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一切上天已安排,順其自然便可。其他同一風格的作品,如〈青年人〉、〈知恥近乎勇〉、〈學生歌〉、〈搵嘢做〉勸人要發奮、上進。

       除了通俗鬼馬的歌,許冠傑也有非常文雅的作品。最具代表性的有〈雙星情歌〉,詞中用了「曳搖」、「望諧白首」、「醉人心相允」等古典優雅的字,寫出古代愛情詩裡的那種純真和美好。又如〈獨上西樓〉中的「無言獨上西樓」引用了李煜的詞,而「腸斷」、「空悲嘆」等字都是常見於古典詩詞,表現出傷感之情。可見,許冠傑的作品不限於通俗大眾化的。

       本土情懷亦是許冠傑作品的獨特風格。他的作品內容非常貼近香港人的生活,例如〈木屋區〉,歌詞雖翻譯自原曲〈In The Ghetto,但許冠傑將「貧民窟」改成「木屋區」,又加入了香港的特色,令歌詞本地化。他較後期的作品,隨著香港接近回歸中國的時間,富有香港情懷的作品更為突出,如讚美香港的〈洋紫荊〉。又如〈同舟共濟〉勸喻港人不要「移民外國做二等公民」,高揚香港情懷。

       總而言之,被譽為「歌神」的許冠傑,作品風格突出,既有詼諧俚俗,亦有古典文雅,而且能捕捉市民心聲,反映社會現實,歌曲深入民心,開創了香港粵語流行曲的潮流,對本港樂壇有著極大貢獻。




參考資料:
吳俊雄:《此時此刻許冠傑》,香港:天窗出版2007
黃湛森:〈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與興衰:香港流行音樂研究(1949—1997)200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