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2012年4月19日 星期四

林夕「時代曲」的意義

 作者:謝偲珩

「時代曲」是同一世代的人都有種共鳴,有一種對身邊環境描述的細膩在內,特別是對身邊人物的感覺。作為一代詞壇巨匠,林夕亦創作過不少「時代曲」,為香港標誌著不同的「時代」。

《皇后大道東》
作詞:林夕 作曲:羅大佑
演唱:羅大佑/蔣志光

皇后大道西又皇后大道東
皇后大道東轉皇后大道中
皇后大道東上為何無皇宮
皇后大道中人民如潮湧

有個貴族朋友在硬幣背後
青春不變名字叫做皇后
每次買賣隨我到處去奔走
面上沒有表情卻匯聚成就

知己一聲拜拜遠去這都市
要靠偉大同志搞搞新意思
照買照賣樓花處處有單位
但是旺角可能要換換名字

這個正義朋友面善又友善
因此批準馬匹一週跑兩天
百姓也自然要鬥快過終點

若做大國公民祇須身有錢

知己一聲拜拜遠去這都市
要靠偉大同志搞搞新意思
冷暖氣候同樣影響這都市
但是換季可能靠特異人士

空即是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即是色即是空....

這個漂亮朋友道別亦漂亮
夜夜電視螢幕繼續舊形象
到了那日同慶個個要鼓掌
硬幣上那尊容變烈士銅像

知己一聲拜拜遠去這都市
要靠偉大同志搞搞新意思
會有鐵路城巴也會有的士
但是路線可能要問問何事

林夕其中一首最為人熟知的「時代曲」是昔日羅大佑和蔣志光主唱的「皇后大道東」,當中透過「硬幣」上的「英女皇」等小特徵的轉變,表達當時香港人對政權交接的無奈,「馬照跑、舞照跳」的所謂「承諾」,對當時的香港人而言根本不相信「五十年不變」,反而言之一眾港人都爭相移民,希望避過中共的管治。而在中段和唱的「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不斷重唱,就是詞人對當時香港政局的感想,「是非成敗轉頭空」,「皇后」當家、「同志」作主的分別的確令當時香港市民感到徬徨、無奈、迷失,而歌詞不斷的標記皇后大道的數段,也與方向感有關,突顯當時的時代心態。

李克勤

天水圍城
 作詞:林夕
作曲:Edmond Tsang
 主唱:李克勤

圍住了的血汗 圍住了的跌宕
圍住了當初的厚望
圍住了的駭浪 圍住了的症狀
圍住了才易碰撞
他的一對父母來又往
跨鄉過岸才住 這麼一角
越來越惡

圍住了冰雹 圍住了刻薄
圍住了爭吵的配樂
圍住了升學 圍住了收穫
圍住了便瞭解何謂罪惡
自成一國 但見他 找尋快樂
然後卻 越來越渴 越來越覺
沒能力去闖出沙漠

誰策劃這寸地尺土
人擠逼中便容易退步
他 親身真正感到
尺地寸金 人便會無餘地平和獨舞
要見步行步
無車票又怎去覓去路
赤地太濕 這地球沒芳草
文明繁盛有甚麼好

圍住了可向下圍住了可向上
圍住了都可找對象

圍住了可以做同伴裡的偶像
圍住了沒電腦可思想
氣候太涼像殘酷得天生等天養
怨恨暴燥壓抑唯有記住
人靜便心涼
誰策劃這寸地尺土
人擠逼中便容易退步
他 親身真正感到
尺地寸金 人便會無餘地平和獨舞
要見步行步
無車票又怎去覓去路
赤地太濕 這地球沒芳草
仍然留在故地多好
願國寶 領會到
沒看倌 仍獨舞 唯願他
能跟相戀的共同上路
誰憑權力照料 這寸地尺土
難為他不管平日惡耗
他 親身真正感到
尺地寸金 人便會無餘地平和獨舞
要見步行步
無車票又怎去覓去路
赤地太濕 這地球沒芳草
全憑勤力上路
圍住了的血路 圍住了的國度
圍住了他都肯照做
牆沒有給拆掉 城沒有給棄掉
牆令到他攀登進步

至於李克勤唱出的「要見步行步,無車票又怎去覓去路」,當年天水圍在短時間內發生多宗倫常慘劇,人們對天水圍的感覺都是悲慘的一座圍城,天水圍就像歌詞一樣「怨恨、暴燥、壓抑,唯有記住人靜便心涼」。林夕是否真的在描寫天水圍這個新界西北的小城實在不得而知,他本人就沒承認詔。但其實林夕所填的除了是天水圍給人的感覺,更是道盡對政府施政失敗的控訴,「誰憑權力策劃這寸地尺土,難為他不管平日惡耗」,是當權者的目光短淺而規劃,而且不理會日常所提及的事,而且整個政府的問題不在於對天水圍的失誤,將天水圍放大至整個香港都一樣,「尺地寸金,人便會無餘地平和獨舞,要見步行步」。這種無力感卻仍舊要奮鬥不息,正正是香港當時的時代思想。

作曲:Kool G@Public Zoo / 舒文@Zoo Music
填詞:林夕
編曲:Kool G@Public Zoo / 舒文@Zoo Music
監製:Kool G@Public Zoo / 舒文@Zoo Music
未慣靜默靜得聽到心跳竟加倍緊張
未信自在在於天生天養 難以弱勝強 殺入戰場
最終 習慣為著獵取一身盔甲竟不怕損傷
為了夢幻日子得到保障 用惡夢結賬
烏托邦 販賣血汗變棟樑 [誰被誰越抬越上]
烏托邦 那獵物也是獵人 踏破了樹林
浮在半空寄生貨櫃箱
誰明白這異象
六月飛霜 個個笑得哀傷
誰又會鑑定誰正常 不知替哪個著想
欲求未滿 剩下砒霜 當菜汁分享
猶如吞仙丹上月亮 誰有膽設想這世間下場
習慣附和大家講的真理都得到獎賞
未慣十字路口挑選方向 離隊要膽量 拒絕跳牆
一輩子 血汗注入拍賣場 [誰被誰越抬越上]
一輩子 價值像泡沫上揚 誓與天較量
埋下理想栽種幻想
誰明白這異象
六月飛霜 個個笑得哀傷
誰又會鑑定誰正常 不知替哪個著想
欲求未滿 剩下砒霜 當菜汁分享
猶如吞仙丹上月亮 誰有膽設想這世間下場
即使你跟我比鬥已極平常
囂張得敢與天格鬥 才是榜樣
開天闢地之歌 轟轟烈烈 大合唱
如何憑人力綑綁一剎夕陽
如何憑財力去扭轉天亮 請拍掌
習慣了這異象 誰又在叫嚷
六月飛霜 世界怪得誇張
誰又去決定誰正常 不知哪個有異想
未曾盡興 剩下砒霜 當配方分享
誰來斗膽講仙丹會斷腸 誰有膽去相信過激立場
人人一把口一百種真相 誰說得漂亮
最可笑的 喊亦正常
最悲壯的 笑亦正常
哪一個可 發育正常

近期最令人感到時代荒誕的,正是「六月飛霜,個個笑得哀傷」,正如陳奕迅在自己的演唱會中也提及:「林夕寫了一首怪怪的歌詞,就讓大家來想想,甚麼叫正常,甚麼叫不正常」,「烏托邦」是夢想國度,但香港這個國際都會就是「販賣血汗變棟樑」、「浮在半空寄生貨櫃箱」,大家想像一下出賣勞力就是為一片蝸居,但原來居住的地方和貨櫃箱相比空間差不多,大家卻習已為常。

林夕在曲尾詮釋世人眼中的「正常」:可笑的會喊、悲壯的會笑,大家習慣了扭曲自己去適應環境,「習慣了這異象,誰又在叫嚷」,「誰又去決定誰正常,不知哪個有異想」決定誰正常的在社會上是輿論,但「人人一把口一百種真相」,「誰有膽去相信過激立場」,社會做成這種因循的性格。

綜觀三首「時代曲」,其實在情歌作為主流的粵語樂壇之中別樹一格,成為每個時代的經典,原因在於林夕擅長尋找一般香港人心中的感受。從回歸前的迷失寫成《皇后大道東》,香港人在簽訂中英聯合聲明前後有很多擔憂,隨後又發生「六四事件」,這種徬徨的感覺就籠罩在整代香港人的心中。無疑歌曲的旋律和節奏感強容易記得,但歌詞對聽眾的貼切感才更是成為一代經典所不可或缺的一個主因。《天水圍城》是另一個「時代曲」的例子,借「天水圍」給人的獨有印象,抒發香港人對政府施政的不滿:「誰憑權力照料這寸地尺土,難為他不管平日惡耗」,有權力就有責任,但我們「難為」「憑權力的」「不管平日惡耗」,令天水圍,以至整個香港都彌漫著一種對政府的不滿情緒。這是回歸數年後所積累的負面情緒,林夕把握了這個心態,雖然一度被人認為是「唱衰天水圍」,但大部分人都認同當中的政府的控訴,一代人想起天水圍的悲涼,必定想起李克勤唱的《天水圍城》。《六月飛霜》第一時間被人解讀為六月的飛霜事件「六四」,這無疑是遲來的一首時代曲,卻可見到這十幾年間的思想的變遷,很多情況下人已經被社會塑造得分不清對錯是非,只會是輿論所其是,非輿論所其非。把「砒霜當配方分享」、「為著獵取一身盔即竟不怕損傷」,不分是非及本末倒置,這個「烏托邦」只是一個空話,在勤奮變成不知變通、投機取巧變成有急才,這樣的社會,還有「哪一個可發育正常」。林夕抓緊人們覺得世界變得「荒謬」的心態,寫成這首近年非情歌的主流粵語流行曲。

參考資料:
http://dadazim.com/journal/2011/02/june/
http://hk.epochtimes.com/5/12/14/14064.htm
http://mojim.com/twy100040x84x22.ht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