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德慧
許冠傑於1948年於廣東省西關縣出世,現年六十四歲,於香港大學心理學系畢業。22歲以個人歌手身份為寶麗多唱片公司灌錄首張個人細碟《Time
Of The Season》。之後又開始與兄許冠文合作發展演藝事業,他們自編自演了一個綜合性節目──《雙星報喜》,以扮鬼扮馬方式,打響名堂,且他的第一首廣東歌《鐵塔淩雲》亦是在該節目中首次獻唱。26歲時,他首次與許冠文合作拍電影《鬼馬雙星》,其主題歌《鬼馬雙星》亦成為第一首於英國BBC電台播放的中文歌曲,牽起廣東歌曲的熱潮。及後於1975年創作的《半斤八兩》更在第一屆金唱片頒獎典禮中獲《百週年紀念獎》殊榮,此獎是頒與全年最高銷量唱片。於 1992年,宣佈要暫別樂壇,有「歌神」、「香港樂壇祖師」、「廣東歌鼻祖」和「廣東歌之父」等尊稱。
周博賢從小學習鋼琴,17歲便考獲英國倫敦聖三一學院LTCL鋼琴演奏文憑。同許冠傑一樣同為香港大學畢業生,周主修法律系,更取得律師牌照。但後萌起轉投音樂界的念頭,於1995年遠赴多倫多約克大學(York
University)攻讀音樂系三年。
1997年回港,經朋友介紹下簽約音樂版權公司華納,古巨基的流行榜冠軍歌《來年來日》便是他第一首公開發表的作品。2002年尾在香港大學擔任歌唱比賽評判時發掘了謝安琪。2005年謝安琪出道,周博賢亦開始活躍於香港樂壇。作品題材經常諷刺時弊和講述弱勢社群,帶有哲學思考的歌曲,如纖體、菲傭、娛樂新聞、亡命小巴、茶餐廳、新來港婦女、貧窮人士等,亦創作不少反映社會時事的社運歌曲。
周博賢在信報《人物誌:樂壇長毛周博賢》訪問中提及「諗返以前許冠傑嘅年代,都有講制水丫、講窮丫、講逼車丫、講打麻雀等好生活化嘅野,但過去十多年,無這類歌。」在出席三月二十三日公開大學生組織所舉辦的座談會中,他再次承認自己不喜歡純粹的情歌,並喜歡在歌詞中寫社會話題、哲理問題,而現時由周博賢填詞的歌曲約有150首,當中有130首涉及民生內容。加上,他曾說「喜歡歌神Sam Hui的他特別推介1976年的《半斤百兩》和《打雀英雄傳》」可見,周博賢有被「歌神」許冠傑所影響,且二人又同為知知識份子,在寫兩民生歌時又有何不同,周如何承繼和發生由許冠傑開創的廣東話民生歌,以下將以主題作分類試述兩代詞人筆下的民生歌﹕
由許冠傑自填自唱的歌約有150首,當中有約70首是口語化的民生歌,當中又可分為五個主題。第一個主題是寫「打工仔」生活。如《半斤八兩》「我哋呢班打工仔 通街走糴直頭係壞腸胃 揾嗰些少到月底點夠駛(奀過鬼) 確係認真濕滯 最弊波士喐啲發威(癲過雞) 一味喺處係唔係(就)亂嚟吠 翳親加薪塊面嗱起惡睇(扭下計) 你就認真開胃」,又如《人辦》「佢成條搞風搞雨掘尾龍 隨時等炒擺慣大信封 頻頻有意製造人內鬨 佢望人罷曬工 同人蹧把聲響過喇叭筒 一打交『啜』聲屈尾十一嗌鬆 走精便卸曬膊累埋大眾, 專門搞搞貢」可見,這一主題的歌曲都是在反映地下階層的生活,大多是表達出當時上班一族對僱主的不滿,為被剝削的「打工仔」出一口氣,寫出僱主的惡行。
第二個主題是講述當時低下階層的清閑方法。如《打雀英雄傳》「六嬸 三太公 大眾開啦面似蓮蓉 又放工 打餐懵 圍埋砌幾圈呀論英雄 誰是大英雄 落手三隻東 度到巖都三叫二五六筒 截正糊 真陰功 騰騰震嬲到面呀面都紅」又如《麻雀耍樂》「留二索扣六索 一摸三七索 再卒一九五八認真泡 求六索上二索 認真化鬼學 諗起卡窿巖巖一講就 轉下手摸一索等黐三索 甩巖七索叫六九索 求六索有六索敲崩檯角 呢鋪真係代表咯」及如《學生哥》「學生哥 好溫功課 咪淨係掛住踢波 最弊肥佬左無陰功咯 同學亦愛莫能助」可見,這一主題的歌曲都是要反映當時大眾的消閑方法,如屋邨居民會在下班後一齊以麻雀做消閑活動,而學生就會以足球作為課後輕鬆的活動。
第三個主題是結識異性。如《日本娃娃》「Hello Kan
Ban Wa 小姐你好嗎 Watashi
Wa Hong Kong No MatchyDesu
Anata Wa Totemo
Kawai 實行用架文跟佢
Friend 下」又如《尖沙咀SUSIE》「尖沙咀 Susie 駛乜憂兩餐 佢老竇勤力慣 街市賣鴨蛋 尖沙咀
Susie 屋企多靚衫 橙溝綠 米襯藍 套套惹火搶眼 」可見,當時兩性文化,男性如何接近女性及年輕人崇日文化,都毫不忌諱地入詞,表現出香港的市井文化。
第四個主題是當時香港。如《制水歌》「Oh! 真苦透呀老友 聽朝早起身,搵定水桶半打 裝多水乜都假 水緊真真冇修 快搵多水啦老友 莫水真陰功 請保重」又如《加價熱潮》「牛油又加 蠔油又加 燃油又話每「卡」七個六 其實無他 佢石油多到極 可惜真金白銀貶曬值 冇法啦 冇法啦 佢加就加 都由佢啦 」可見,許冠傑的作品可反映七八十年代人民生活的問題如制水和百物騰貴的問題,都表現出當時小市民的心聲。
第五個主題是處世態度。如《鬼馬雙星》「為兩餐乜都肯制前世 撞正輸曬心翳滯無謂 求望發達一味靠搵丁 鬼馬雙星綽頭勁 」又如「有酒今朝醉 行年六十八歲 腰骨都脆 阿風濕中氣衰 人窒兩句 濕濕碎我都0骨聲吞佢 歎雙蒸 打牌抽水 回頭望過去 始終0個句 有酒應該今朝醉」可見,許冠傑的作品有種不要去執著,要看開點,享受當下。
由上述五個主題可知許冠傑的作品主題是以生活化為主,首三個主題是以七八十年代人民的衣食住行入詞,極能反映小市民生活和心聲。主題四就反映當時社會所面對的問題,而主題五是希望帶出面對逆境時的態度要放得開。詞人在作品的身份是將自己代入其中,以百姓的身分出現,活在百姓的圈子中,與他們並無差異,嘗試以歌詞走入百姓家。加上,用通俗的廣東話入詞,更突貼近百姓口味。至於在了周博賢如何了承繼「歌神」的民生歌,把之加以在廿一世紀加以發展。
首三個主題都是承繼許冠傑以寫衣食為題的傳統,第一個主題的社會話。如《十二月二十》「草根的小百姓卻如常 瑟縮於家裡吃凍香腸 靜靜地聽候 共末日邂逅 但是愈等愈是未完場」又如《姿色分子》「不可思異 看看本周的雜誌 愛美標準一致 纖體主義 灌溉這一個城市 全民受到恩賜」可見,周博賢的作品會以社會熱話入詞如「十二月二十」被傳為世界末日的日子,歌想表達世人如何不分窮與富一齊渡過困境,帶出香港現今貧富懸殊的問題,又如現在流行的纖體、美容熱話都是入詞的體裁。其他歌曲如《菲情歌》、《亡命之徒》、《潔淨皇后》和《挨風科》等都同是以社會熱話入詞。
第二個主題是流行文化。如《字裡行奸》「揭秘偷窺熱嘲冷諷一番 借週刊走入快感 空間給抓中心裡陰暗面和情緒災難 欣賞字裡行間 將公眾的人物狂玩」又如《私隱線》「車廂的
Conference Call 即使可泣可歌 走開一點好嗎讓空間給我 不需解釋清楚 不想知這麼多 只想專心聽歌」可見,周博賢的作品以香港現時流行的本土文化入詞,如雜誌中的八卦文化、在公共交通工具大聲使用手提電話和對事物採取片面理解的態度。其他歌曲如《我愛茶餐廳》和《直角等於三角形》等。
第三個主題是現代愛情。如《祝英台》「再細想今天這一代 有哪種性別得偏愛 樂見風氣漸改 還是大智未開 酒不變舊瓶改 為什求覓到所愛 必先要死去活來 乞討無障礙對待 為什求活到精採 須將女身卸下來 自我蓋掩不自愛 會否等得見未來 女共男 均等競賽」,又如《17 度》「雙方似並行直線 從交叉角度相遇 曾經交錯但離去後不會再遇」可見周博賢的作品注意到現代愛情的離離合合,寫出大家能夠相遇已然十分難得,應該好好珍惜才對,再寫出過去男和女在婚姻上的不平等,勸導時人要珍惜身邊的另一半。其他歌曲如《臭男人》和《雨過天陰》等都寫出了現代愛情的面貌。
第四個主題是政治事件。如《多謝你下來吧》「嘩 香港人我多謝你 好在七月一號你肯企出黎」又如《好在還有你》「已去到了 最黑暗的時期也領教了 最低等的背棄聲嘶再力竭 都擋不過歪理朝著公海去送死」可見周博賢的作品會以香港的政治事件入詞,如03年的71大遊行和10年的623反政府大遊行,希望喚起市民對事件的關注。
第五個主題是諷刺時弊。如《臨崖勒馬》「若未能及時臨崖勒馬 墮下來漫遊頹垣敗瓦 這一個家 這麼下去 定會被破壞破壞家不似家」又如《烏托邦》「未習慣會漸漸看慣 社會雖荒誕 起碼包裝燦爛 大眾向利字進發 已閉起雙眼 恐怕越見越煩」可見周博賢的歌會以政制混亂、富貴懸殊問題等時弊入詞,來諷刺現政府辦事不力和鼓勵港人醒覺,以求撥亂反正,共同建設這個「家」。其他同類作品如《少女瑪麗亞》。
第六個主題是鼓勵港人。如《吶喊》「為著現在捉得到的 應珍惜的 窩心的 你我一起呼叫豪情呼叫 去見證去致敬去亢奮去蹦跳 為著遺憾事揮不走的 感心灰的 失手的 你我一起呼叫 忘形呼叫 去發洩去振作再進發唱高調」可見周博賢的歌會鼓勵港人團結一致,為香港注入正能量。
第七個主題是反思生活。如《大城小動》「貌似小事千種 潛伏大城暗動 有血肉有情感 跟你相通 就算生活超重 煩憂失控 環看四周小胡同 是窩心的觸碰」又如《魚樂無窮》「人終需要面對這亂世 寸步難行仍然苦中作樂 卻盼望作補充劑 像那年處事年月裏換來得到的智慧」可見周博賢的作品會注意到港人所忽略的事情,香港生活節奏流速,常忽點了身邊一些小事,周博賢借歌希望港人多細眼觀察香港,可能會發現更多值得我們感動的事。其他歌曲如《素顏》都寫出港人要多反思生活,留意身邊私事物。
由以上七個主題可知周博賢的作品是以社會性為主。首三個主題是承繼許冠傑的以衣食住行體裁入詞,加而發展、擴闊範圍至以寫大眾文化入詞。而當第三個主題即現代愛情更是許冠條寫結識異性的進化版,隨著時代的改變,香港的戀愛文化都有所改變,過去大家注重交友認識的過程,當時思想仍較保守,但現在的戀愛問題是離合太快,所以周博賢選擇了一個新的角度出發,但目的都在言民生。至第四到六的主題是承繼許冠傑的以當時香港為體裁入詞,而周博賢不但在記時事,也擔當了諷刺批評的角色,也是在許冠傑的廣東歌基礎上發展出來。因千禧年代民知已發展得較成熟,聽眾相對許冠傑年代有能力接受諷刺時弊的歌曲,以達鼓吹關注時事的效果,可見,二人是就當時民生的不同需要,寫出不同角度的民生歌。而第七個主題則是在許冠傑處世態度發展出來的,周博賢與許冠傑的主張有很大的不同,許主張放下和不要執著,而周主張要細味生活,好好觀察身邊事物,同時在政治上,周主張要堅持民主理念,不能退一步。這個分別都是基於兩個時代的不同需要,但二人最終的目的仍沒有變,都是在寫民生。
總括而言,周博賢的作品有承繼許冠傑的部分,也有加以發展的部分,即如以上所說。在風格上二人或多或少總有分別,許冠傑就以百姓的身分出現,活在百姓的圈子中,與他們並無差異,嘗試以百姓的填詞風格,走入百姓家。加上,用通俗的廣東話入詞,更突貼近百姓口味。而周博賢則以一知識份子的形象出現,嘗試以一個局外人的身分,提醒大家忽略了的東西,同時又宣洩自己內心想法。周以知識份子的風格去入詞,因而未有用上通俗用語,但加入批評意識,使主題更廣闊,反映更多角度的香港民生。
資料來源:
網頁﹕
影片﹕
歌詞來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