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2012年4月19日 星期四

以環境心理學角度分析林振強〈這一個夜〉(下)

  以環境心理學角度分析林振強〈這一個夜〉(上)             作者:張咏誼

  再來說的是人造環境Artificial Environment[11]

  人造環境指的是人為環境中的環境設計,包括窗、門、牆等。〈這一個夜〉主要有門、窗、牆三種人造環境。這些人造環境怎樣影響詞中人的行為呢?

  環境心理學的說明,人為環境可以影響人的行為[12]。空曠環境令人感覺較舒適。詞中的門、牆是固定,不能移動而且封閉的環境,表示的是人與門外、牆外環境阻隔的情況。門的打開、牆的移除才可移除阻礙,才有生機和希望。詞中的「我」最先是「坐於窄巷/呆望門窗」,受到環境壓迫的影響,顯得毫無活力而呆滯,門外、窗外究竟是甚麼樣的光境呢?詞中的「我」呆望門窗透出了一連串思緒。詞中的末句「我心已倦/卻奔向前/跟他對牆/跟他去唱」所寫的顯然是詞中「我」最終找到了出路,離開了門窗和牆的障礙物,奔向了自己所追求的東西。

  此外,環境心理學指出窗戶在環境設計中十分重要,人們較不喜歡沒有窗戶的房間[13]。詞中有「這一個夜/有一個人/坐於窄巷/呆望門窗」一句,窗假若是置於固定的門之中,代表的是人們希望透過這個小小的窗戶由內望向外或由外向內望,是人的探求慾的象徵,主角希望透過門上的小窗戶探知窗內的事物。那麼他所想探知的是甚麼呢?接下的第二節說「這一個夜/那一個人/眼光裏面/藏著回想」這個「回想」,可以說是詞中人所思所想的事情,或許是主角的回憶、盼望,也許就是他所珍惜或所追求的事物,受到門的阻礙,只可透過窗戶向外界探索,希望得到他所想的事物。

  隱私性( Privacy[14]

  隱私性又稱私密性。心理學家阿特曼(Altman)於1975年定義隱私性是:「接近自身或自己所處群體途徑的選擇控制性[15]。」隱私性是有所選擇地控制他人接近自己及其所屬團體的方式,是個人藉以控制何時及如何與他人互動的過程。簡單的概念是指對別人採取開放、封閉狀態的程度,指的是人在環境中,控制何時對其他人採取開放或封閉的方式[16]

  獨處(Solitude)是隱私的形式之一,是指人將自己與他人隔離而不受觀察的方式[17]。獨處可顯示出隱私性的其中一個功能,就是可以保證情感得以渲泄。「窄巷」、「漆黑的空間」都是隱私性的空間,在這個隱私性的空間,詞中的「我」得以獨處,真正面對自己的真實情感,並借結他和歌聲渲泄出心裡的孤單和空虛感:「結他線上/滲出了愁/歌聲帶涼/他一再唱」,「我」希望借音樂抒發愁緒,借歌聲表達內心蒼涼的感覺,由此可見,隱私性的空間有助「我」渲泄感情。亦可知道「我」藏於「窄巷」、「漆黑的空間」的主要原因是希望有獨處、隱蔽的空間,藉這個地方來躲藏自己,得以有渲泄情感的機會。


  擁擠與密度(Crowding & Density[18]

  環境心理學的研究中有擁擠與密度的概念。擁擠(Crowding)是對於密度(Density)的主觀心理狀態,覺得人太多或空間不足的情況,環境心理學的研究認為這可能會導致某些負面感受[19]。密度(Density)可分為社會性密度,指有太多他人在場的空間;還有的是空間性密度,指太少空間,環境有空間限制的情況。

  〈這一個夜〉詞中所描述的近於後者,即高空間性密度的環境,個體所享用的空間狹小、不足,使人感覺擁擠。例如詞中「坐於窄巷」顯然是一個狹小的環境;從「跟他對牆」的描述中可見到人與人的近距離狀態,「對牆」劃定了一定的空間大小,容納人的空間有限制。主角處於高空間性密度的環境,容易有擁擠的感覺;「漆黑的空間」代表的是陰暗、灰暗的空間。灰黑而擁擠的環境,到底會怎樣影響詞中人的情緒反應呢?

  詞中主角「我」有一連串的負面的情緒反應:


  「結他線上/滲出了愁」、「歌聲帶涼/他一再唱」顯示詞中人的負面情緒纏繞不斷,他想盡辦法排解,「他一再唱」顯示負面情緒反應的一再入侵,他一再嘗試自我排解。那麼,他可以成功釋放負面情緒嗎?

「為何常常要風中慨歎」、
「何時才能習慣/孤單的孤單」、
「何時才付滿空虛帳單」、
「我心已倦」,

  從以上的詞中顯示出「我」的冷清、空虛孤寂的感覺,是「我」總不能透過結他和歌聲去排解情緒的結果。

  環境心理學的研究也指出,人處於擁擠的環境會有掩飾反應,例如:退縮行為[20]詞中的「我」是處於「漆黑的空間」和「坐於窄巷」,環境是漆黑而狹小的,會使人有擁擠的感覺。詞中主角「我」處於擁擠的環境而有退縮的行為,例如:「我」「坐於窄巷/呆望門窗/兩手奏著/結他歌唱」用歌聲慰解自己,亦有藉彈奏結他抒發情感,躲於「漆黑的空間」唱歌奏樂,但主角仍是未能釋放愁緒,所以仍不斷反問自己「為何仍然未慣」。

  環境心理學有密度──強化模型(Density--lntensity Models of Crowding[21]的概念,是心理學家弗瑞曼(Freeman)在1975年所提出的理論模型,他認為密度本身既非正面亦非負面,但它會強化任何情境中已有的感受。擁擠會強化人們在愉快以及不愉快情境中的感受。例如:我們在一列車廂中感覺擁擠,原有的負面情緒會顯得更加強烈;在一個演唱會中則會希望有擁擠熱鬧的感覺,因為擁擠感會使快樂的情緒更加強烈。詞中主角的負面情緒加劇,從詞中的「滲出了愁、歌聲帶涼」再到「為何常常要風中慨歎」、「何時才能習慣/孤單的孤單」、「何時才付滿空虛帳單」,可以看到負面情緒的進一步強化,主角往往在持續不斷地反問自己,何時才能結束這些負面感覺呢?主角也不知道,而孤單感覺總是揮之不去。 

  總結:
  
  總括而言,〈這一個夜〉除了人物的行為外,環境因素亦是值得留意的地方門窗、窄巷、顏色、光等環境因素怎樣影響一個人的行為和情緒反應呢?環境是決定行為的一個重要因素我們從環境心理學的角度出發,可重新探討人物行為與環境產生的互動關係。詞中主角出現的負面情感狀態,例如:愁、涼、慨嘆、孤單、空虛、心倦等某程度上與他所處的環境有一定的關係,人和環境有著相互的作用,就如詞中主角擁擠的感覺加強了他本身的負面情緒,這印證了環境心理學研究的密度──強化模型的概念[22]。可見,周圍環境會影響一個人的行為,反之,我們的行為也會受到環境影響而改變。環境心理學提供一個新的角度,可讓我們在審視歌詞時有一個新的焦點。




參考書目:

[11]  Francis T.McAndrew著:危正芬譯:《環境心理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2008,頁210。
[12]  貝爾(Paul A.Bell)著:聶筱秋、胡中凡譯:《環境心理學》,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頁506。
[13]  貝爾(Paul A.Bell)著:聶筱秋、胡中凡譯:《環境心理學》,頁13。
[14]  貝爾(Paul A.Bell)著:聶筱秋、胡中凡譯:《環境心理學》,頁501。
[15]  貝爾(Paul A.Bell)著:聶筱秋、胡中凡譯:《環境心理學》,頁501。
[16]  貝爾(Paul A.Bell)著:聶筱秋、胡中凡譯:《環境心理學》,頁501。
[17]  徐磊青、楊公俠著:《環境心理學:環境、知覺和行為》,台北:五南圖書出版,2004,頁77。
[18]  徐磊青、楊公俠著:《環境心理學:環境、知覺和行為》,頁18。
[19]  徐磊青、楊公俠著:《環境心理學:環境、知覺和行為》,頁69。
[20]  貝爾(Paul A.Bell)著:聶筱秋、胡中凡譯:《環境心理學》,頁403。
[21]  Francis T.McAndrew著:危正芬譯:《環境心理學》,頁201。
[22]  Francis T.McAndrew著:危正芬譯:《環境心理學》,頁202。

網頁:

歌詞轉載自魔鏡歌詞網:http://mojim.com/twy100467x46x16.ht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